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同情况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案

2021-04-16作者:壹声经验
糖尿病非原创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李连喜


自我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十分重要。通过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而且也可以为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


血糖监测时间点


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夜间3点血糖以及其他点的血糖监测(如发生低血糖时的即刻血糖监测)。


一般来说,血糖比较高的患者首先要关注餐前血糖的监测,另外,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患者最好监测三餐前血糖以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对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一般糖化血红蛋白<7.0%为达标)的患者就要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的自我监测。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一定要同时监测睡前血糖,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另外,一个早餐前血糖很高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夜间低血糖的可能性,因为低血糖后会引起反应性高血糖,这时候就要监测夜间3点钟的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者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证每周4~7天的全天血糖监测,每天监测4~7次血糖,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直到血糖得到满意控制。


对于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2~4次血糖。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应该适当增加,开始可以每天监测5次甚至8次以提供完整的血糖谱给医生,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灵活应用


病情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


平常工作很忙的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多次血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患者可以监测早餐前血糖,在休息天可以监测四次血糖包括早餐前血糖以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对全天的血糖水平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定期监测,基本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退休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来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一览表


图片


图片


来源:糖甲大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