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真正的《平安经》!多位心血管专家力荐

2020-08-03作者:论坛报木易经验
高血压冠心病

真正有效的《平安经》什么样儿?

此前哈大夫曾向11位心血管专家请教了他们的护心小秘诀,在此分享给大家!


01

坚决不吸烟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23.jpg


刘兴鹏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



我认识的心内科医生中,吸烟者有,但很少。这可能也和我们更清楚吸烟对血管的伤害有关。


吸烟会让血管容易“痉挛”,很多研究表明,大量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收缩和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心肌梗死;它还会让心脏“打哆嗦”,是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帮凶。


我也经常劝身边人戒烟,尤其是患者,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复发有明显效果。这里也要告诉大家,不论烟龄有多长,只要戒烟,就能获益,越早戒烟,越早获益。


02

要想活得长,心态就要好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26.jpg


施海峰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

北京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很多百岁老人可能未必有多重养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心态好。


我越来越感受到,放松心态非常重要。一方面,愤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时有见到有患者过分愤怒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猝死。


所以情绪管理这件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非常值得大家重视。具体怎么做呢?一个办法是深度剖析,找到自己不良情绪的产生源泉,接受并且消解它。


这听起来不那么容易,所以这里我再提供给大家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锻炼。焦虑等坏情绪会产生损伤血管的皮质醇,通过运动可以把这些皮质醇消耗掉,从而减少对心血管的伤害。


情绪不好的时候,试着出去跑一跑吧!


03

运动是康复良药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29.jpg


梅举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心脏病MDT诊疗首席专家

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特别建议大家重视运动。


其实,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术后都可以进行科学适度的运动,增强机体活力、促进康复,只是能坚持的患者并不多。


对于一般人来说,通常在运动时还可以保持对话,但不能唱歌,这种强度就是比较合适的。


很多心脏病患者担心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运动、怎么运动,那么我强烈建议您先去咨询您的主治大夫,然后遵医嘱运动。

04

4. 别被应酬“绑架”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32.jpg


蒋晨阳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华东团队创始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房颤中心主任



人到中年后,许多人的健康开始出现小状况,再不关心可要酿成大状况。对心律失常的中年人来说,最要紧的护心秘诀是:不要贪杯,保证睡眠,不能熬夜。


有些人像陀螺一样参加许多通宵达旦的应酬,又是喝酒又是熬夜。


这对患有心律失常的人而言,非常要不得:久违的早搏又开始频发了,房颤也开始捣乱了,更甚者还可出现卒中、猝死。


所以,别让自己被应酬“绑架”!


05

糖比脂肪更该警惕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35.png


田颖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副主任医师



脂肪固然有害,但过多的糖的摄入更是罪魁祸首,只不过它们隐藏得比较深。


这里说的“糖”,可不单纯指糖果,而是在医学上的 “碳水化合物”。它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成分,但长期过多摄入和体重增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指出,不推荐高摄入细粮和高含糖食物。


很多食物都含碳水化合物,我们要选择吃高质量的,比如水果、坚果、非淀粉类蔬菜,少吃低质量的,如精米白面、土豆、饼干蛋糕等等。尤其要强调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号称要减肥不吃糖,但蛋糕、巧克力、冰激凌、饮料等含糖食物却没少吃。


这里简单总结一句话:越精细的越少吃,越含糖的越少吃!


06

熬夜是强迫身体“加班”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37.png


李述峰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心脏起搏首席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你喜欢加班吗?不喜欢?你的身体当然也不喜欢加班。


熬夜这种事,其实就是强迫你的身体加班,让器官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偶尔一两次还不要紧,长期如此,你的身体不仅疲惫,而且容易陷入混乱:我到底该在什么时间好好工作?


尤其是对本身就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来说,熬夜加重身体负担,更易诱发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有时候不熬夜其实也并不容易,我自己也经常手术结束,表盘指针已经走到深夜十一二点。但希望和大家一起尽力调整,远离熬夜。


07

先吃菜肉,再吃主食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40.png


谭琛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

河北燕达医院心内二科主任



每餐的饮食顺序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先吃瘦肉、鱼肉等蛋白质和菜,再吃碳水化合物,对降糖和减重都有益处。


临床上我们有遇到过类似病例,也有研究证实,通过进食顺序的改变,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甚至减少降糖药的摄入,还有助于体重的降低。


所以改变饮食顺序是个很好的健康小窍门,大家不妨一试。


08

吃药不喝或少喝酒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43.png


王吉云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心血管危险评估与干预首席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 主任医师



在此提醒冠心病的朋友们,注意饮酒不要过量。


比如吃降脂药的患者,饮酒量过大会干扰肝脏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肝脏损害;饮酒还可以干扰药物疗效,比如影响降压药疗效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增加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所以,能不喝则不喝;一定要喝请少喝。


09

跑步是一个人的修行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46.png


孙福成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跑步是我的习惯,我常常带着同事们一起跑步、爬山,在我的建议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长跑队伍中,有的是因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有的是因为失眠。通过跑步,很多人血压下降、体重降低、脂肪肝消失、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因为它对客观条件要求最少,一个人,一双跑鞋,一条路,就够了。跑步也是最难的运动,因为它孤独、枯燥,最重要的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


在跑步成为习惯之前,我借助了一些方法帮我坚持,通过听轻音乐,帮助自己静下来,忘掉最初的疲惫。后来就不再需要音乐的帮助,因为身体适应了那个节奏,我开始感受到心和身的对话,感受到脚掌与地面有节奏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跑步是一个人的修行,它让人入静。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步,大步行走也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


10

服药有疑,勤问大夫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48.jpg


胡奉环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主任医师



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秘籍是:严格按照大夫医嘱服药。如果有疑议,不要自行停药或者添减药物,而是咨询专科大夫的意见。


我们遇到比较多的是这两种情况:


一是患者遵照医嘱服药后出现了副作用。这时要及时找大夫调药,不要自行增减。


另一种则是由于服药种类过多、终身服药难以坚持等原因,患者主观意愿上不愿意继续服药了。这时也建议先不要停药、减药,听听大夫的意见,大夫会评估你的依从性,给出建议,告诉你哪些药可以停、哪些药坚决不能停。


这是因为有些药物如果不能坚持服用,疾病就会继续进展;有些药物如倍他乐克等,突然停药还可能出现危险。


11

 为健康,管体重



微信图片_20200803092650.png


陈立颖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我比较关注体重,不是因为追求美,更多是为了健康。


像门诊病人一进来,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的体型,如果体型比较肥胖,特别是腹形肥胖(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肚子大),我心里就先为患者捏一把汗,因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


所以关注自己的体重对健康非常重要。即便是已经超重的人,如果积极控制体重,能够恢复到合理范围,其带来的一大部分心脏病危险因素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甚至有些是可以逆转的。


控制体重,无非是“管住嘴、迈开腿”。现在人们出行时会乘坐公交地铁甚至私家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动量,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很容易出现肥胖,所以日常生活中饮食和运动都要加以注意。


那么体重多少合适呢?一个指标是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2m2):

18.5≤BMI<24时为正常范围;

BMI≥24时为超重;

BMI≥28时为肥胖。


(原标题:真正有效的《平安经》,11位心血管专家强推!)


来源:哈特瑞姆心脏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