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糖的调整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血糖调的好不好是糖尿病患者衡量医生技术好坏的一个硬指标,也是医生衡量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好坏的一个硬指标。尽管我们真的不想把自己搞成一个只会调血糖的医生,可我们还是要发挥我们所有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打造一个尽可能接近正常又不会发生低血糖的降糖治疗方案。但现实中,有很多的细节问题是和医学技术水平没什么直接关系却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
张先生,中年男性,自我血糖监测提示空腹血糖大于 11 mmol/L,但白天血糖均在正常甚至偏低水平,而且越到晚上越低。追问病史,患者刚刚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心内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经内分泌科会诊给予每日四次胰岛素治疗,出院后自行停用了睡前胰岛素。
其实看到这里,内分泌科的医生心里已经有了谱:这就是停用了睡前基础胰岛素,只用了餐时胰岛素的原因,加个基础胰岛素,同时将餐时胰岛素减量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真是这样吗?
门诊医生没有简单地这样处理,而是坚持要求患者提供当时住院病历资料以及平时注射的胰岛素用具。虽然患者嘴上说麻烦,但还是在当天下午再次来院,复印了住院病历。
医嘱显示住院期间使用的是三餐前门冬胰岛素,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没有问题。但患者拿来的却是甘精胰岛素。也就是说,患者将作用可维持 24 小时的甘精胰岛素每日注射三次,以致白天血糖明显偏低。
门诊看病每个患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很多患者对药物的化学名记不住,或者记不全。
有时候患者会在医生的提示下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这回答是不是真相就不一定了。医学来不得半点马虎,眼见为实,医生不要怕麻烦,循序诱导患者配合医生,最终患者也会认可这认真负责的态度。
来源:HAOYISHE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