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aemic brain injury,HIBI)是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昏迷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脑电图(EEG)是评估HIBI严重程度和提供预后信息的有用工具。此外,脑电图可用于诊断疑似癫痫发作患者的癫痫样活动,并监测抗癫痫治疗的有效性。
EEG信号反映了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网络的功能。对于心搏骤停后的昏迷患者,EEG是一种评估这些网络(从小时到天)逐渐恢复的无创方法。EEG是心搏骤停后评估预后的最常用工具,并且广泛使用。30分钟的常规脑电图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许多中心采用了连续脑电图(continuous EEG,cEEG)监测,有助于评估大脑活动随时间的演变。
EEG信号很复杂,对于重症监护室(ICU)医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美国临床神经生理学学会(America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Society,ACNS)的标准化术语中包含了危重症患者脑电图模式分类。该术语最初于2013年出版,2021更新,在临床文献中得到越来越多地采用,使HIBI主要脑电图模式定义具有了一致性。
EEG的基本波形为背景节律和叠加波形。根据其频率、电压、连续性和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性来描述患者的背景节律。按照ACNS的定义,EEG背景电压分为正常电压、低电压(<20μV)或抑制(<10μV)。就连续性而言,分为连续、接近连续、不连续、爆发衰减/爆发抑制或抑制(见图1和ESM表E1中的定义)。
图1.心搏骤停后EEG模式:
大多数患者在心搏骤停后立即表现为抑制模式。正常恢复过程的特点是波幅和连续性逐渐改善。心搏骤停的前12-24h内EEG向连续正常电压EEG(所有活动≥ 20μV)转变是预测良好神经功能结局最具特异性的预测因素之一。这种正常化转变越早,预后越好。连续或不连续正常电压EEG存在反应性(定义为频率或电压的变化,包括预先设定刺激后的衰减)与较高的良好结局可能性相关。然而,解释EEG的反应性容易出现差异。刺激的类型和强度也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持续异常的EEG背景电压(抑制)或连续性(爆发抑制)是心搏骤停后不良结局的有力预测因素,通常被称为“高度恶性”模式。虽然报道过恢复良好的患者ROSC后前12-24h内存在抑制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不良结局的预测特异性接近100%。因此,2021 ERC-ESICM复苏后管理指南建议采用EEG预测不良预后时,不应早于24小时(ESM图1)。至于其他预测因素,指南还推荐恶性脑电图模式应联合其他不良临床症状,以避免错误悲观预测的风险。
恶性EEG模式大多是短暂的,在48~72小时,其预测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可能降低至25%或更低。当爆发形式为高度癫痫样或出刻板样和反复性(“相同”爆发,见ESM表E1中的定义)时,即使在ROSC后的早期观察到,预后也特别差。
镇静及可以改变EEG信号,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镇静剂量的增加,脑电图背景的振幅、频率和连续性可能会降低,但通常的镇静方案不会导致典型的“高度恶性”模式。因此,尽管在解释脑电图结果时始终需要考虑持续镇静这个问题,但不应否认其预测价值。以低温为目标的温度控制也可能影响脑电图。然而,尽管离子通道动力学和神经递质释放受到温度的影响,但体温为32–34℃对EEG影响很小。此外,不再建议在HIBI中常规使用控制性低温。
表1.HIBI的主要EEG术语:
据报道,叠加节律和周期性EEG模式(rhythmic and periodic EEG patterns,RPP)可能提示脑电图痫性发作,可见于10-35%的心搏骤停昏迷幸存者。尽管EEG上的孤立放电没有预测价值,但全面的周期性放电或脑电图痫性发作与不良的神经结局相关。从抑制北京模式演变而来的早发癫痫样活动以及背景连续性不良与较高的不良结局可能性相关。
目前,心搏骤停后痫性发作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无共识。长时间的痫性发作可能会通过兴奋性毒性进一步引起脑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治疗可能是有益的。在最近发表的多中心TELSTAR试验中,逐步给予抗癫痫药物和方案化镇静治疗(静脉注射苯妥英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果失败随后给予左乙拉西坦或丙戊酸加异丙酚,如果第二步不成功,则使用硫喷妥钠),在连续48小时内,49/88(56%)患者的所有RPP均被完全抑制,而标准治疗者为2/83(2%)。然而,在3个月时,两组之间的神经结局没有差异。神经功能不良的总发生率很高(92%)。尽管TELSTAR试验表明,对于缺氧后癫痫持续状态最严重的患者,积极的抗癫痫治疗可能是无效的,但对于无其他不良迹象的痫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抑制痫性发作的益处仍有待确定。
全通道(Full-montage),21电极,cEEG记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主要用于大型大学医院。然而,cEEG降低了重复测量的需求,有助于评价EEG节律随时间的演变,并可以即时检测脑电图发作。由于HIBI是广泛的,缩减通道有望提供与完整通道同样可靠的结果。简化六通道cEEG更加便利,经过简单培训后ICU医生就能够理解最常见的EEG特征,并做出管理决策。远程专家解读脑电图(tele EEG)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方式,可以让缺乏经验的医院使用这项技术。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如波幅积分EEG(amplitude-integrated EEG)(ESM图2),可以进行床边EEG的解读,并帮助识别HIBI的最相关特征。最近验讫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EEG预测神经结局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准确性与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的标准视觉EEG评估相当。这些创新方法可能有助于未来床边脑电图监测。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引起心梗脑梗的10个因素,3个不可改变,7个可以改变,看看都有哪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