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5月14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真实世界研究学习班”在线上召开,中国卒中中心联盟邀请多位专家就真实世界研究相关话题进行了方法指导和经验分享,本文整理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淑娟教授报告。
对于很多年轻医生来说,没有任何经费,如何做临床科研和发表SCI文章?李淑娟教授表示,好的临床科研往往来自临床观察,可以从临床病例中总结思路,发表SCI文章。
在临床多问几个问题,就是很好的科研课题,如脑梗死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例是多少?成功撤机拔管的比例呢?影响撤机的因素是什么?成功的,失败的?患者预后有什么差异?死亡率?3个月改良评分?收集了这些临床数据,很快就能撰写一篇中文文章。此外,对于如卒中并发症等常见话题,提供了中国的数据,也能发表相关的英文文章。
研究焦虑抑郁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向阳教授总结了课题研究的6大维度,即临床症状、呼吸机应用、血样的水平和活性、蛋白表达、对应的基因型、核磁和电生理。例如,研究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相关的课题就可以包括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发病率、危险因素,男女差异、危险因素差异,生物标志物,遗传学基础,生物标志物与相关基因型,是否存在脑功能损伤,生物标志物、相关基因型与核磁/电生理,症状+认知损伤等。其他类疾病的研究课题也可以套用这些维度,加上良好的设计和执行就可以做出好的研究和文章。
如脑和呼吸相结合的课题方向,脑卒中或脑损伤后为什么会出现肺部感染发热?其中可能有卒中后的免疫调节紊乱,因此她们就进行了卒中诱导免疫抑制的研究,也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她们进行的缺血/低氧预适应脑内特点miRNAs-PKC亚型特异性信号通路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在卒中与免疫、感染的研究中,哪种炎症因子会起作用呢?经过研究发现,IL-17在卒中缺血缺氧损伤中有一定作用,这一课题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李淑娟教授表示,对于临床和科研,只要心中有梦想,努力坚持下去肯定是有机会的。临床医生做科研还要学会依靠优势学科,寻找科研合作平台。李淑娟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工作时,由于该医院的优势学科是呼吸科,重症患者也很多,因而她将选题方向定为与呼吸科相关的神经重症研究,包括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呼吸机管理等。另外,朝阳医院心内科与上海复旦大学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合作,因此李教授团队也收集了一些脑梗与正常人的基因多态性标本,与上海合作,很快就在9p21区发现了基因多态性。
李淑娟教授目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她指出,该院有很大的科研平台,但也充满挑战。患者中单纯性卒中很少见,很多冠脉搭桥术患者都有很重的心脏病或心衰,或患者是房颤脑梗死后发生出血,这些患者的治疗都充满挑战,未来在心源性卒中等方面需要积累更多经验,进行更多的研究。
中国医学论坛报沐雨整理,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