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Research Paper Publicaiton. Simplified
本文编译自:A young researcher's guide to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原文发布在 Editage Insights 网站
论文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所进行的重点回顾,大部分的研究论文都会有文献综述(或称文献回顾)章节,作为研究介绍的一部分。不过文献综述也是可以单独发表成一篇文章的。
虽说不管是单纯的一篇文章或是论文中的一个章节,文献综述的基本要件都一样,不过这里我谈的文献综述是单独成文的一种文章类型。
文献综述、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同属综述文章,文献综述是对于特定领域内既有文献的概要或点评,通常会分析特定课题,找出趋势并指出既有文献间的落差
综述文章是信息金矿,读者可以从综述文章中知道目前领域中对该主题的理解有多少,决定是否要阅读这些文献,这类文章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忙碌的科学家来说都是很有用的信息来源,让自己随时知道领域内的新发展,发现研究中的落差,然后找出新的可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文章类型,文献综述具备任何综述文章该有的基本要素:
单独发表的文章
基于领域内已发表的工作之上
没有新的数据或实验
不该有尚未发表的材料
文献综述的两种写法
文献综述有多种写法,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是:
年代顺序(chronological)
从最早有的信息开始写起,依据发表的时间分组讨论文献,记录领域里的研究和发展。这个架构通常使用在表现想法或方法如何随着时间变化,比如说探讨青年罹患皮肤癌的文献综述,就可以依照年代回顾最早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然后逐渐推进到最新的模式和治疗方法。
主题式(thematic)
作者整理出要了解一个课题,重要的主题或理论概念,然后组织讨论已发表的文献。这种方式与年代顺序比起来较突出,因为主题式文献综述不止简介个别文献,还分析领域里关于某重要课题的既有知识,比如说,用主题式进行青年罹患皮肤癌文献综述,可能会有不同章节讨论黑色素瘤与非黑瘤皮肤癌的研究、日晒导致皮肤癌、青年对皮肤癌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治疗方法。
一旦你确定要使用何种方式写文献综述后,要决定综述格式就不难了。
如何架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部分:
文献综述都会有前言,提供关于研究领域的信息,与选定课题的关系还有文献综述的重点。
大部分的文献综述都会有一个章节说明选择文献来源的条件,或是信息的呈现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了解作者的切入点。
正文的格式视你选择的模式而定,年代顺序式大概会依据年代划分段落,而主题式则会根据主题下不同的子话题。
这个部分总结重要研究的主要贡献,讨论综述中提出关于课题或领域内的问题。这里还需要清楚说明通过回顾所发现的研究的落差,还有对未来研究的可能建议。
这个部分非常重要,因为综述文章是完全根据一次文献来源写出来的,参考文献清单应该有详细文献信息,必要的地方还需提供页码和章节信息。
下文编译自:What a journal editor expects to see in a literature review,原文作者:Caven Mcloughlin
对于文献综述的质量,不同的期刊编辑有着相同的关注点、期许和要求。
本文会说两个问题:一、文献综述为何重要?。二、期刊编辑期望看到怎样的文献综述?
我本人兼任大学教授和期刊编辑,我会多花些笔墨说第一个问题。
文献综述为何重要?
我们先来看文献综述在论文中所处的顺序。一般来说,整篇论文各个部分的顺序是这样的:
标题(Title)
摘要(Abstract)
引言(Topic Introduction)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方法论(Methodology)
正文(Body of the text)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局限性(Limitations)
结论和启示(Conclusions & Implications)
注意文献综述的位置,前面一部分讲的是为什么要开展此项研究,后一部分说的是方法和假设。要是文献综述没准确针对研究,那之后的内容价值就会打折扣。
因此,综述部分选择的文献必须具备:
说服力(内容恰当)
新颖性(能为调研的现象提供尽可能的解释)
及时性(对于调研的现象有完整的研究记录,有最新的证据)
准确性(对先前的研究有正确的展现)
以上四点缺一不可。这就像编辑要是发现参考资料的引用不完整(或者有误),那么他们会认为整篇文章都不靠谱。
此外,文献综述的相关性和完整性同样不可小觑。编辑期望作者能说明白为什么某项研究是与时俱进的。要是文章的关键点四平八稳,也没有清晰地让编辑知道研究和观点的背景,那么论文被撂一边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在《编辑要什么》(What Editors Want)一书中,作者 Philippa J. Benson 和 Susan C. Silver 这么说:既然编辑也无法精通期刊涉及的所有领域,那么对于作者来说,目标就是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产生兴趣,向他们说明研究的意义。
你选了哪些文献,编辑和审稿人都会仔细评估,从中得知你的研究在更广领域中的意义,以及填补哪些研究空白。
写好文献综述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你的研究可信度。文献综述的目的有三:
展示你对某领域的掌握程度
展示你有能力甄别并讨论现有文献中的重大发现或观点
展示一系列早前研究 —— 谁在何时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
文献综述讲的是别人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如何推动你的理解,并表明你对研究主题的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但注意,“全面的”综述并不是“事无巨细”,而应该同时强调“系统性”。换句话说,综述内容必须经过精挑细选,和观点有直接关联。“包罗万象” 的综述反而可能削弱观点 —— 没说到点子上,读者也没兴趣继续看。
优质的文献综述是这样的:
对某个问题有明确的定义
全面总结现有的研究
阐明各类关联、冲突、空白以及不一致之处
提出下一步举措
换言之,文献综述告知读者之前发生了什么,目前是什么状况,将来朝哪个方向发展。
着手写
现在,我们来说如何系统、通透地呈现先前相似的研究。
第一步
首先,你需要列出一份关键词列表,无需太长,用以描述你引用文献的主体。当然,部分关键词来自你待写的文章。
第二步
找到合适的搜索工具,搜索以上关键词。可以肯定的是,找出来的文献会多于你能消化的量(因为部分关键词会检索出关联度不高的文献)。此时,你需要调整关键词(短语),尝试其他搜索流程,最终找到你需要的文献。
搜索时你还可以对文献的“质量”再设置附加条件,比如只筛选:有实验数据(empirical data)的;用某种语言写作的;和你样本的相关数据相匹配的等等。当然,你得记录每一次筛时采用的标准,这对于之后用来概述文献有帮助。
你可能会考虑选多少篇文章比较合理。就我自己的论文,为了观点更简练,我最多选择30篇。
第三步
对搜索出的现有文献开始分析和评估,展示你如何填补某一空白,避免简单的罗列或总结。
阐明筛选文献的过程
综述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阐明你遵循的某一特定流程。你需要说明检索使用的关键词,用以筛选的各种标准。
开头可以这么写:
在Google Scholar, PubMed, Ovid, Sage, Springer, Science Direct 和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上搜索关键词“nail-biting”和“adolesc*”,采用的筛选标准是:过去十年中用英语发表的;可全文查看的;排除灰色文献。共有二十项研究满足筛选标准,会在本文的“补充材料”(Supplemental Materials)里的附录(Appendix)部分列出。
这样简短的描述,可以让你的综述更透明化,也展现了你在挑选文献时的客观性,同时确保了可重复性。
我写这篇文章目的还是想强调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对于那些久负盛名的高影响力期刊,编辑们也总会采用以上提到的各种标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