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祁麟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章萍
与普通人群相比,血液病患者多数存在免疫功能受损,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后重症率高,预后差。
成人血液病患者如何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本文将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共同发表的《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专家共识》解析几个血液病患者接种疫苗的关键问题。
哪些血液病患者
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应接种的患者:
①完成治疗1年以上,且处于疾病完全缓解状态、病情稳定的血液肿瘤患者。
②与免疫紊乱或凝血障碍无关的非恶性血液病,且病情已控制的患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
可接种的患者:
①完成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的血液肿瘤患者。
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个月以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如CAR-T)结束6个月以上,且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恢复、原发病稳定的患者。
③移植前或CAR-T细胞治疗前接种过疫苗的患者,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6个月后需适时重新接种疫苗。
④应用来那度胺或针对BCR-ABL的TKI单药维持治疗,且病情控制的患者。
建议不接种或暂缓接种的患者:
【向下滑动查看】
①处于疾病进展期、病情未有效控制的患者;
②正在接受抗B细胞治疗如CD20单抗、CD19/CD3等双靶向药物或BTK抑制剂维持治疗或结束治疗不满6个月的患者;
③强化疗或免疫抑制剂(如ATG、阿伦单抗、钙调抑制剂、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中的患者;
④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
⑤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如ITP、AIHA、AA等,病情未控制者不宜接种新冠疫苗,停用免疫抑制剂未满6个月的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应谨慎;
⑥既往有HLH病史的患者或EB病毒活动性感染相关的血液病患者;
⑦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史或肥大细胞增多症病史的患者;
⑧血液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个月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6个月内,或存在Ⅱ~Ⅳ度或难治性急性GVHD或广泛性慢性GVHD的患者;
⑩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描述的疫苗接种禁忌证的患者,例如,有疫苗或其成分过敏史,合并妊娠,合并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合并神经精神疾病,正在发热,合并急性感染或合并急性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其他可考虑接种的情况:
未治疗的新发惰性血液肿瘤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先接种疫苗再启动抗肿瘤治疗。
若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间歇期接种,应处于疾病稳定状态,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及血小板计数≥50×109/L。
既往确诊新冠的
血液病患者如何接种?
既往确诊过COVID-19的患者,治愈出院6个月后可接种单剂疫苗。
血液病患者是否应接种加强针?
符合接种条件的血液病患者,均应适时进行疫苗加强接种。
血液病患者
应接种哪种新冠疫苗?
优先选择
灭活疫苗。因灭活疫苗工艺成熟,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血液病患者优先选择。
其次可选择
重组亚单位疫苗。
特别注意
严重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一般禁止使用活疫苗(目前尚无新冠病毒减毒活疫苗)。
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
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对于血液病患者,目前文献中未检索到接种后出现与健康人群不同的严重不良事件报道。
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对原发的血液病产生影响,目前研究报道极少。
对其他血小板减少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或抗凝治疗的患者)应注意疫苗接种注射部位的止血,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关注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指标的变化。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
☞看这篇就够了!他克莫司用药的 4 项注意事项及 6 条个体化用药经验
☞【专访】李建勇教授: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