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腾冲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李晓梅
某天,在收集论文数据时,忽然一例极低的血糖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血糖 0.04 mmol/L。看到如此低的血糖结果,首先是查看实验室处理措施:报危急值,备注栏里“结果已复查”,其余无记录。
备注栏里有记录,那就证明我们的值班老师已经注意到了,那么这个结果应该是患者标本的真实结果。这个极低的血糖值使我在好奇心的促使下继续刨根究底,查看所有能找到的实验室记录。
即使是低血糖,也不至于低到这个程度,那患者当时是一个什么状态?怀着复杂的心情通过HIS及LIS系统继续查找当天的记录。
患者为门诊患者,男性,74岁,诊断:低血糖,血小板减少,肺部感染。通过门诊途径检测了常规生化(图1),血常规(图2),具体数值如图所示。
图1
图2
胸部CT提示:1.老年性脑改变。2.双肺纹理增多,结构模糊,双肺磨玻璃样影。考虑感染性病变,肺水肿可能。3.右侧少许胸腔积液。4.纵隔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随后转入呼吸科。入院后急查心肌酶、心脏标志物、PCT,具体数值见图3。
图3
入院病史: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促,未引起重视,5小时前患者因呼之难应,急到急诊科就诊,低血糖(微量血糖:1.9 mol/L),立即予50%高糖1支(20mL)静推,再次测床旁血糖6.0mol/L。呼之能应,烦躁不安。
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入院后在呼吸科进行积极治疗,但终因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放弃抢救,签字出院。
出院诊断:1.感染性休克。2.重症肺炎。3.急性肺水肿。4.血小板减少
那么该患者实验室血糖检测值为什么只有0.04mmol/L?这与当时的床旁血糖不符。是检测错了吗?
回到实验室检查,结合当天所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血常规WBC43.44×109/L、PCT 14.57 ng/mL(提示细菌感染)。
回想起华西李贵星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案例,结合血常规、PCT检测及临床症状,终于找到了该患者实验室结果与临床不符的原因:由于患者严重感染,白细胞较高,血液离体后,其中的细菌、白细胞继续分解利用血清里的葡萄糖,使血糖值假性降低。
据文献报道:正常人离体后的血液在室温放置1小时,血糖降低5%~7%(约为0.56mmol/L)。当存在严重感染时,白细胞增多,同时细菌也在分解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加之白细胞降解酶的作用,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加速降解。
再回顾患者标本检验前的周转时间(TAT),从明确的记录里查到了家属缴费时间为13:54,到实验室录入标本的时间为14:32,其间大约为40分钟;
据当天急诊科记录该患者是先抽血之后家属才去缴费,加之标本到达实验室未注明“加急”字样,所以接收后没有立即离心分离血清,那么分析该标本分离血清前的时间就有可能为1小时。
而这一段时间里全血中的葡萄糖继续被加速降解,从而导致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床旁检测不符。而这一结果确实是实验室正确的检测结果,但并非临床患者的真实结果,是一个假性的极低血糖值。
血糖是机体能源的主要来源,低血糖会引起一系列不可逆的损伤。当血糖下降至2.8~3 mmol/L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状态。
血糖下降到2.5mmol/L时,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波及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最后累及延髓。
严重的低血糖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血糖也被作为实验室危急值报告项目之一来管理。假性的危急值会导致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质疑,也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需要我们检验人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仔细甄别真、假低血糖。在此借鉴华西医院的廖静、李贵星等老师的研究结果“低血糖症分析流程图”供大家参考。
图4 低血糖症分析流程图
为保证准确的血糖结果,实验室检测的低血糖值,首先甄别出是真性低值还是假性低值,对于真性低值,按实验室报告流程处理;如是假性低值可以采取以下相应处理措施:
1、结合图4的流程图分析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2、血液采集后尽快送检,可采用真空采血管(黄盖,含分离胶)采集,应在30分钟内完成血清的分离;离心后尽快于2h内完成检测,对于无法控制分析前TAT的标本,建议使用含氟化钠的灰头管检测血糖;
3、对于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标本,病情危重时建议临床做POCT,实验室结果与临床沟通后注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发建议性报告。
回到题目,“一个正确的错误结果”,就是一个和临床不符合的正确的实验室结果,这一结果对于临床而言是错误的;对遇到这样的结果,需要加强和临床的沟通,积极地去寻找原因之所在,真正做到位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医学检验本身的初衷。
来源:检验医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