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杨启文教授课题组:中国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和毒力特征|每日感染

2023-06-3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图片

发表杂志:The Lancet Microbe

2022年影响因子/JCR分区:86.21/Q1

作者:朱盈,贾沛瑶,喻玮,褚晓冰,刘晓妤,杨启文*.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主要分为3类β-内酰胺酶的产生或过表达外膜蛋白突变外排泵系统过表达。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与Ⅲ型分泌系统中的四个关键效应物(ExoU、ExoT、ExoY和ExoS)密切相关,它们协助有毒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在我们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大多数ExoU阳性菌株呈现高毒力,在中国东南部出现了聚集性ST463 ExoU阳性铜绿假单胞菌。

在我们的研究中,对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不敏感(最低抑制浓度≥4 μg/ml)的铜绿假单胞菌占所有铜绿假单胞菌的38.9%(203/522),对两种碳青霉烯类均不敏感的菌株占27.8%(145/522)。在对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菌株中,5.9%(12/203)被鉴定为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即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体外耐药)。中国东南部地区的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33.0%[60/182]),中部地区检出率最低(5.5%[10/182])。

本研究进一步对182株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4.7%的菌株耐药仅与β-内酰胺酶有关,9.3%的菌株耐药与β-内酰胺酶和外排泵过表达有关,30.2%的菌株耐药与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突变有关,35.7%的菌株耐药与β-内酰胺酶、外排泵过表达和外膜蛋白突变有关。9.8%的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碳青霉烯酶(KPC酶或IMP酶)。整体来说,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多样,以产生β-内酰胺酶最为普遍

全基因组测序和PCR结果显示,182例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6例(25.3%)携带ExoU基因,46例中有15例(32.6%)携带ExoS基因。我们将这46株ExoU阳性菌株在大蜡螟感染模型(图1)中的毒力分为三组:低毒力、中等毒力和高毒力。大多数菌株(56·5%[46/26])被归为高毒力组。此外,中国东南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出现了多株ST463型ExoU阳性铜绿假单胞菌(23.9%[11/46]),其中10株携带KPC-2、OXA-486、PDC-8,表现为高毒力。

本研究确定了中国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的流行病学和毒力。碳青霉烯酶在中国很常见,临床应关注具有高毒力的ST463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产生,防止其和泛传播。

图片

图1


文/朱盈   编辑/王瞳   审核/杨启文  监制/陈雨


往期推荐

1. 儿科危重症抗感染策略的认识

2. 重症感染的免疫功能状态监测指标

3. 25种抗菌药物的超说明书用法

4. CK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筛查与诊断

5. 当抗感染药物体内疗效不等同于体外药敏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