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HFpEF应三联用药,不常规推荐β阻滞剂! JACC子刊实践指导

2023-06-2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点击上图,直接提问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指出,HFpEF占比近50%,与增龄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主要风险因素增加有关。住院率和病死率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相当。

JACC子刊结合最新发表的心衰指南,整合了近期随机试验数据,为HFpEF的诊治提供了指导。

如非适应证,HFpEF患者应考虑停用β阻滞剂,适合在监测下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i)、ARNI/ARB/ACE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的三药联合方案。

中国HFpEF专家共识也不常规推荐使用β阻滞剂,除非患有β阻滞剂使用适应证的基础疾病或合并症,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快速心室率房颤等,仍可继续使用。

共识主要参考2021年一项系统综述,该综述评价了β受体阻滞剂用于HFpEF患者的疗效,共纳入10项研究(3087例),其中5项为安慰剂对照研究,5项研究使用常规治疗。受试者的平均年龄30~81岁。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RR=0.78),对全因死亡率可能几乎没有影响,对心力衰竭住院、高钾血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仍不确定。

图片

其中要点如下:

1.对于HFpEF,在过去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治疗选择一直较为有限,不过当前发表的前瞻性随机试验结果改变了这一状况。

2.在确诊后,HFpEF的治疗应侧重于消除充血状况,并管理合并疾病,比如降压、冠脉血运重建和房颤复律等。

3.提供生活方式改善的指导和运动处方,以促进体重减轻、改善心脏功能。

4.在治疗方面,推荐所有有症状的HFpEF患者若无禁忌证或不耐受,都应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i)进行治疗。

5.对于使用SGLT-2i后仍有症状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范围、利钠肽升高或近期心衰住院患者,建议增加ARNI,或使用ARNI替代ARB或ACEI。

6.对于未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应在监测下使用SGLT-2i、ARNI/ARB/ACEI和MRA的三药联合方案或是合适的。

7.对于服用β阻滞剂的患者,如非适应证,应考虑停用,并代之以诸如ARNI、MRA来控制高血压。

8.考虑到HFpEF患者潜在的容量敏感性,在启动SGLT-2i、ARNI和MRA(单独或联合)后,可考虑减少袢利尿剂的剂量,以防过度脱水、低血压或肾功能恶化。

9.对于已优化药物治疗后心衰复发住院和心衰症状持续的患者,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优化袢利尿剂治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好文推荐TOP10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8慢快综合征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丨临床思维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低血压如何处理?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辅酶Q10联合用药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如何快速应对?丨临床思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核心要点解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