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疗重症,防耐药,辩证看待“降阶梯用药”|专家观点

2023-07-2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图片

01

抗菌药物小课堂

01

治疗时机

目前,对已知或怀疑感染的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已被临床所广泛接受,且从某种层面而言使用广谱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增加覆盖所有疑似潜在病原体的概率。例如,著名的“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就建议脓毒症患者在早期应该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此点可以通过使用一种关键的抗菌药物(通常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同时合并使用另一种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来实现,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并在抗菌药物之间产生协同作用,进而对抗病原性微生物,治愈疾病。


02

细菌耐药性

然而传统认为,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尤其是在大剂量、长疗程的使用情况之下。例如增加接触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的每一天,出现新耐药菌的风险都会有所增加,范围从美罗培南的2%到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8%之间不等。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为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有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几十年里,将有近3亿人将直接死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药可医”绝不是空穴来风。


03

药物不良事件

此外,使用较长疗程(7~14天)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还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如出现艰难梭菌感染(发生严重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极端的案例会导致切除结肠的结果),并增加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且还不一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也就是说,面对重症,有时候临床上会面临“两难”的抉择,即在传统认知和经验用药之间产生犹豫,必须进行利弊的考量。

图片

02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Antimicrobial de-escalation,ADE)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疗法是一种旨在将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广谱抗菌药物总体暴露的有效策略。


降阶梯疗法主张在治疗早期及时留取患者病原学培养标本并送检,并根据其感染部位、临床症状、入院时间、既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等选择广谱的抗菌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来抑制所有可能的病原性微生物。当患者标本的药敏结果明确后,再更换更敏感或为窄谱的抗菌药物作针对性治疗,在减少耐药性可能发生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成本。


一项多国观察性研究中,降阶梯疗法对临床治愈的观察效果估计表明,接受初始广谱治疗的危急症患者,在经验治疗后3天内进行降阶梯疗法与未进行降阶梯疗法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另一项以30天死亡率为主要终点的荟萃分析表明,采取与不采取降阶梯疗法策略,在患者的死亡率方面,降阶梯疗法组优于非降阶梯疗法。此外,在住院时间上也有研究表明降阶梯疗法不会延长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进而降低治疗支出。还有两项研究则报告了接受降阶梯策略的患者的成本显著降低,一项前瞻性研究也显示在社区发病的菌血症患者的降阶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成本。事实上,多项在ICU患者中的研究均未发现降阶梯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之间存在关联性。有研究还表明在非降阶梯组中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的出现概率为9%,而在降阶梯组中仅为1%。


图片

03

笔者观点


01

“宜将剩勇追穷寇”

尽管从传统的认知而言,使用窄谱抗菌药物似乎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出现,但事实上至目前为止此点认知仍旧缺乏科学性,有待考究,至少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上还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重症患者的抗菌治疗应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但有一点,绝大多数关于降阶梯疗法的结论都是观察性研究,统计效力水平还较低,说服力不够。退一步说,即使降阶梯疗法被证明是安全的,但支持改善死亡率结局的数据仍然很单薄,因为在多项研究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也就是说关于降阶梯的定义及其策略,临床上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目前尚不能对于降阶梯疗法的“江湖地位”一言概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降阶梯疗法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重症患者的管理策略,因为没有出现过任何的研究结论可以表明接受降阶梯治疗的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增加。然而,来自大量的回顾观察性研究数据则支持降阶梯治疗会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02

辩证看待"降阶梯"

我们要辩证看待降阶梯治疗,此点至关重要。诚然,这种方法是抗菌药物管理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着力发展,快速诊断测试等技术的成熟可能会使经验性抗菌治疗的使用逐渐减少,或在不久的将来会使得降阶梯治疗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或者说即使在将来的某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区域下,降阶梯治疗仍旧会有用武之地,仍是治疗重症、防止耐药的有效临床方法,毋庸置疑。

03

临床实践应用

因此就目前来看,如果一种已经确定的病原体导致了一种已经被证实的感染,那么将一种抗菌药物(如广谱的经验用药)换成另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即已经经过证实,在感染组织中有效),应该会取得临床的治疗效果,即获得成功。此点对于患者而言,善莫大焉。



综上所述,尽管证据水平尚低,但降阶梯疗法仍然是现代重症监护医学中减少广谱抗菌药物暴露的重要策略。虽然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抗菌药物降级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过程,毕竟拯救人类生命、避免细菌耐药是临床永久的课题。





稿/石浩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本文转发自瑞金药师讲用药



往期推荐

1.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上)

2.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下)

3. 手术切除的肺结节竟是结核,下一步该怎么办?

4. 猴痘的临床表现和院内防控重点

5. 一图总结,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抗菌药物



banner.jpg

点击图片报名活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