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北京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排查。为了增强核酸检测能力,在疾控专家充分论证基础上,对低风险人群采取样本混采。样本混采如何具体操作?
记者26日采访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混合检测采样、样本处理及结果判定技术指南》的主要编写人、北京市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穆效群。
穆效群表示,对于样本混采,北京市疾控中心今年4月就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和试验,验证混合5个或5个以下拭子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目前常用的采样管容量是10毫升,预装3.5毫升保存液,可以浸没5个拭子。
检测时,需要从采样管中吸取一定体积的保存液,这时,保存液里已经混入了5个人的分泌物。而且现在用的是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只判定阴性或阳性,灵敏度很高,在病毒含量比较低的时候就能测出阳性。
进行混采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人员信息的登记,确保样本编号和被检对象之间可追溯。还要保证采样管里的多个拭子全部浸在保存液中。
目前,对低风险人群的的混采,北京各地根据自身条件,使用单拭子采样和双拭子同时采样两种方式。
穆效群表示,同时用两支拭子对一名人员进行采样,其中一支拭子放到混采的样本里,另外一支拭子放到单一采样的样本管里。
如果混采样本出现阳性,就可以对相应的多个单采样本逐一检测排查。假如采样点和检测机构没有这样的条件的话,也可以只用单一拭子对一名人员采样,连续将多个采集的拭子放进一个样本管。通过对混采样本的检测,如果发现阳性的结果,只要我们的样本登记信息是准确的,也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人员,再重新采样、筛查。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表示,北京专门制定下发了《样本混采核酸检测技术指南》,规范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如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混采,北京日均可检测100万人以上。
国家卫健委26日通报,6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例(均在上海),本土病例11例(均在北京);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25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相比减少7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4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89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1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2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89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43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462例,现有疑似病例1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608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04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境外输入4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7例(境外输入57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686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93例(出院1088例,死亡7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447例(出院435例,死亡7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