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第三届“2020中国肝癌领导力论坛”顺利拉开帷幕。今年,论坛邀请肝癌领域大咖,就领域热点话题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和各位观众云端连线。携手肝癌诊疗领域同道,领共进之势,导风云所向,聚力中国声音。5月10日,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场顺利举行,多位中国肝癌领域领军人物参加会议,共同探讨肝癌领域最新进展,共议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工作方向,聚焦我国临床特色,打造“中国声音”,为推动肝癌早诊早治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发展进程添砖加瓦。在首场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场上,大咖云集,全方位解读中国肝癌治疗领域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荚卫东教授对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邹英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宋天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聚焦肝癌治疗领域热点话题,探索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发展之路。本文整理部分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着力“防”与“治”,进一步提升肝癌生存率
荚卫东教授:我国肝癌5年OS率呈上升趋势。经过各位专家同道们的努力,在吴孟超院士、汤钊猷院士、陈孝平院士、樊嘉院士的带领下,肝癌的5年生存率从12.5%上升到14.1%,但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在肝癌“防”与“治”两个方面,未来可开展哪些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樊嘉院士:近些年,我国肝癌防治事业取得喜人进步,5年OS率由近三十年前的不到7%,逐步提高至现在的14.1%。这一成就,离不开广大从事肝癌事业的临床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学专家的不懈努力。未来,在政府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通过多项政策的实施,着力“防”与“治”两个方面,我国肝癌生存率将进一步提升。
“防”,是所有从事肝癌防治工作者都需要重视的内容。通过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来寻找阻断肝癌的有效途径。诱发肝癌的因素多样,包括肝炎、饮酒、饮食和心理等多种因素,通过对诱发因素加以控制,可有效降低肝癌发生率。
在“治”方面,首先要做到肝癌的早诊早治。建立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模式,提高早期肝癌的发现比例,从而能够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其次,建立规范化的肝癌诊疗的医联体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肝癌诊疗水平,中国肝癌防治联盟的成立,必将促进诊疗规范落地、推动综合诊疗学术交流。最后,通过建立肝癌诊治大数据,可以推进新的科研探索,加快诊疗水平提高。
外科领域未来探索方向
荚卫东教授:近年来肝癌的综合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樊院士牵头制定的2019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倡导多学科合作模式。我国肝癌领域的专家对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防治、局部联合全身治疗的探索,引领了全球的步伐。这些研究探索对开展肝癌多学科治疗的临床实践有何启示?
陈敏山教授:外科是治疗肝癌最主要的手段,通过手术切除可以令大部分患者得到根治和长期生存。但外科领域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目前肝癌手术切除率低,未来需探索如何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令肿瘤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第二,术后复发转移也是一个难题,术后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全身治疗,将有望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生存。
综合治疗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
荚卫东教授:目前,诸多肿瘤介入领域的研究正在开展之中,这些探索将如何指导肝癌多学科治疗的临床实践?
邹英华教授:综合治疗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介入治疗在早期肝癌中取得理想效果,但对于中、晚期患者,肿瘤异质性大,不同介入治疗方式的获益人群筛选,是现在介入医师的研究方向之一。除此之外,肝癌术后的复发仍是挑战,而介入治疗在术后的预防性治疗中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朗。
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将创造肝癌治疗新希望
荚卫东教授:近年来,肝癌一、二线系统治疗蓬勃发展,临床专家对靶向药物的序贯治疗、靶向和免疫的联合治疗开展了积极的探索。随着肝癌生存期的不断延长,患者将有机会接受更多线治疗,从而延长总的生存期。作为肿瘤介入领域的临床医生,面对未来的临床决策,肝癌药物治疗应该如何排兵布阵?
郑传胜教授:未来,肝癌的治疗要凭借多学科综合治疗,方能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等局部治疗方法有效地破坏或切除肿瘤,通过后续全身治疗,降低肝癌患者的复发,延缓疾病进展,为患者带来远期生存获益。索拉非尼开启肝癌靶向治疗时代,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采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显著延长OS。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能够令肝癌患者的mOS达到26个月,其结果令人鼓舞。免疫治疗同样为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点燃更多希望。近几年,PD-1/PD-L1抑制剂相继面世,瑞戈非尼联合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已获得初步成效。因此,在未来,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或许可以续写辉煌,带来更进一步的突破。
从外科角度看肝癌患者全程管理
荚卫东教授:晚期肝癌系统治疗日新月异,TKI药物的主力地位不可撼动,肝癌免疫治疗探索风起云涌,未来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趋势。从外科的角度来看,肝癌药物治疗如何排兵布阵?
宋天强教授:纵观所有癌种的治疗发展历程, 外科治疗终归需要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并且大部分都成为了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对于肝癌而言,术后复发转移一直是肝癌治疗的难关,采用手术和全身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提高术后辅助治疗及术前转化治疗的临床获益。未来,随着更多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随着更多的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靶向、免疫治疗或许贯穿肝癌治疗全程。(本文由荚卫东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