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提示:文末可下载《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原文。
“床头三宝”的救命药,还有强大的预防功效?
三大误区
新版《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文末可下载原文】指出,40~70岁成人,初始风险评估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治疗干预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
以下7条危险因素,你“中招”了吗
糖尿病;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6.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
吸烟;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肥胖,体重指数(BMI) ≥28 kg/m2;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50%)。不推荐对一级预防对象常规进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地西泮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阿司匹林在疾病健康领域的作用很大,包括退热、解痛、近年来不少大型研究结果还显示其有抗肿瘤的潜力,因此有时阿司匹林的作用会被夸大。但阿司匹林并非灵丹妙药,并非万能药物。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共识明确指出,不建议以下3类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这3类人群,不建议!
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一级预防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高出血风险人群: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
三项注意
阿司匹林该什么时候吃,也是患者关心的问题。如果是“肠溶片”,最好饭前吃;若不是肠溶片,为避免刺激胃,放在饭后吃。至于具体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吃好,目前并无定论,专家建议,阿司匹林每天服用的话,固定在同一时间服用即可!
⑥ 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量阿司匹林长期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