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成立的日子。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下,卫生事业得到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对于更加相对薄弱的临床肿瘤学也在此大环境中得以有效提升。一批年轻人投入到临床肿瘤学的建设和发展中,并成为我国该专业的奠基人。
而作为肝癌大国,对其诊治的探索,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和不懈努力。在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临床肿瘤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孙燕院士,从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出发,娓娓讲述了我国肝癌诊治的那些故事。
看今朝,肝癌治疗的全面发展
即使深入“腹地”,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也并未全然赢下这场对垒肝癌的“攻坚战“。所幸,我国肝癌诊治方面的研究人才济济。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多年来,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疗等手段均有突破。在我更了解的肝癌内科治疗方面,也从既往化疗药物对肝癌的效果较差,内科在肝癌治疗中较难有所作为的情况,发展至分子靶向治疗出现。
近年来,肿瘤治疗逐渐步入了以不同分子、基因为靶点的时代,越来越倡导精准治疗。也有很多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实践并迅速发展,为患者带来获益。肝癌具有较大异质性,其靶向治疗之路虽“历经磨难”,但如今也是多点开花。如今,靶向治疗治疗肝癌已然成为标准方案之一,有效性也在逐步提高。近年,风生水起的免疫治疗也在肝癌的治疗中初见了成效。如今,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使内科治疗可以在与肝癌的这场“战役”中做更多贡献。不仅如此,上述提到的局部治疗、介入治疗、消融治疗、药物治疗等多手段的综合治疗,在肝癌诊治方面的研究进步和成就还有很多,我国学者共同探讨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治规范》甚至可在国际范围内作为参考。
还需指出的是,靶向治疗本身其实是调控,中国学者应当更容易理解,不同于古代调控寒热、虚实和阴阳,我们目前调控的是基因、受体、免疫和激酶而已。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立足于调控理念的中医药,同样在肝癌治疗中具有一定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展望未来,踏实做好肝癌防治工作,
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
未来,除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也仍需将肝癌的防治工作重点前移,并下沉到基层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乙肝病毒疫苗已成为常规接种项目,但丙肝病毒(HCV)感染、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易转化为肝癌的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大力宣传、普及肝癌防治相关知识,提倡百姓保证每年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查体,在肝癌未发生时阻断其“活路”。
此外,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更加深感教育的重要和不易。因此,我认为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追求提高我国肝癌诊疗的规范化及整体水平同样是重中之重。而这同样是为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继续不懈努力的重要方面。
(本文由孙燕院士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