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低颅压所致静脉窦血栓形成。
39岁,男性。新发直立性头痛。A,急诊平扫CT显示误认为上矢状窦正常密度。B,10天后因头痛恶化复查平扫CT显示上矢状窦内高信号,与血栓一致(箭头)。C,增强MRI显示广泛的硬膜静脉血栓形成(实线箭头)和后颅窝结构下垂(虚线箭头)。D,轴位3D T2加权MRI显示硬膜外大量积液(箭头)。E,矢状位多维重建俯卧位动态CT脊髓造影的早期可见T1-T2硬膜缺损,临近腹侧骨赘。实线箭头所示为蛛网膜下腔内的造影剂,虚线箭头表示造影剂进入腹侧硬膜外腔。F.俯卧位动态CT脊髓造影轴位重建显示T1-T2(箭头)处有一个小的骨赘,靠近硬膜缺损处:
低颅压所致延髓颈髓小脑梗死。
29岁,女性,被家人发现昏迷后被送往急诊室。A,增强T1显示脑干下垂,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B,脊柱矢状位T2脂肪饱和图像显示胸椎大量硬膜外积液(箭头)。C,CT脊髓造影显示T12–L1水平的腹外侧硬膜缺损(箭头)。D,矢状位T2图像显示延髓和小脑扁桃体向下疝,T2信号没有异常。E,发病20小时后复查颈椎矢状T2图像显示颈延交界处和小脑扁桃体高信号(箭头)。颈椎DWI(F)和相应的ADC(G)显示,相应区域弥散抑制,为缺血所致:
低颅压所致脑表面铁质沉积。
72岁,女性,因进行性听力丧失和共济失调就诊。幕上(A)和幕下(B)轴位SWI显示沿着双侧外侧裂(箭头)和小脑(箭头)低信号,与含铁血黄素沉着一致。C,轴位SWI显示颈髓软脑膜表面的低信号,与脊髓含铁血黄素沉着一致(箭头)。D.腰椎矢状位T2加权图像显示,硬膜囊尾部可见分层T2低信号,与蛛网膜下腔血液一致。通过中胸椎的轴位(E)和矢状位(F)T2图像显示腹侧硬膜外积液(箭头)。G,俯卧位的动态CT脊髓造影显示C7–T1水平的硬膜外积液逐渐充盈(实线箭头),提示为硬膜缺损部位(虚线箭头):
低颅压所致脊髓软膜强化充盈,易误诊为脊髓动静脉瘘。
57岁,男性,运动后疲劳、头痛和关节疼痛。A,矢状位增强T1显示垂体饱满,鞍上和鞍前间隔变窄。B,轴位SWI显示沿小脑(箭头)低信号,与含铁血黄素沉积一致。C,矢状位T2加权腰椎MRI显示腹侧硬膜外积液(实线箭头),硬膜囊尾部T2分层低强度(虚线箭头),与蛛网膜下腔血液一致。颈椎矢状位(D)和轴位(E)增强MRI显示软脑膜血管充盈(箭头)。F,俯卧位的动态CT脊髓造影显示L1–L2水平的腹侧硬膜缺损(箭头):
低颅压所致颅骨骨质增生。
A,2014年矢状位平扫MRI T1显示额颅骨内板(inner table)正常(实线箭头),以及脑桥乳头间隔变窄(虚线箭头)、垂体肿大和小脑扁桃体轻微向下移位。B,2020年矢状位平扫T1 MRI显示,沿着额骨内板的新骨形成(实线箭头)和脑桥乳头间隔更窄(虚线箭头)。C,2020年轴位平扫MRI T1显示颅骨弥漫性环形骨质增生,呈“层饼”外观(箭头)。D,2020年冠状位增强MRI T1显示骨内侧枝静脉充血(实心箭头)和弥漫性脑膜增厚(虚线箭头)。E,右侧卧位动态CT骨髓造影的轴向图像显示右侧T10–T11水平的脑脊液静脉瘘(箭头):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精选CSA&TISC 2023大会热点、实用内容,分享最新进展和专家经验!
【壹生读书月】15天读书挑战圆满结束,快来看看你获得心仪的图书了吗?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报道我国专家治疗急性脑卒中一项最新策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