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Neuroradiology:低颅压的少见影像学表现

2023-07-23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学习神经重症临床干货

专家实用文章,指导NICU病房建设、诊断与监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病例一:

低颅压所致静脉窦血栓形成。


39岁,男性。新发直立性头痛。A,急诊平扫CT显示误认为上矢状窦正常密度。B,10天后因头痛恶化复查平扫CT显示上矢状窦内高信号,与血栓一致(箭头)。C,增强MRI显示广泛的硬膜静脉血栓形成(实线箭头)和后颅窝结构下垂(虚线箭头)。D,轴位3D T2加权MRI显示硬膜外大量积液(箭头)。E,矢状位多维重建俯卧位动态CT脊髓造影的早期可见T1-T2硬膜缺损,临近腹侧骨赘。实线箭头所示为蛛网膜下腔内的造影剂,虚线箭头表示造影剂进入腹侧硬膜外腔。F.俯卧位动态CT脊髓造影轴位重建显示T1-T2(箭头)处有一个小的骨赘,靠近硬膜缺损处:

微信图片_20230707152706.png


病例二:

低颅压所致延髓颈髓小脑梗死。


29岁,女性,被家人发现昏迷后被送往急诊室。A,增强T1显示脑干下垂,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B,脊柱矢状位T2脂肪饱和图像显示胸椎大量硬膜外积液(箭头)。C,CT脊髓造影显示T12–L1水平的腹外侧硬膜缺损(箭头)。D,矢状位T2图像显示延髓和小脑扁桃体向下疝,T2信号没有异常。E,发病20小时后复查颈椎矢状T2图像显示颈延交界处和小脑扁桃体高信号(箭头)。颈椎DWI(F)和相应的ADC(G)显示,相应区域弥散抑制,为缺血所致:

微信图片_20230707152710.png

病例三:

低颅压所致脑表面铁质沉积。


72岁,女性,因进行性听力丧失和共济失调就诊。幕上(A)和幕下(B)轴位SWI显示沿着双侧外侧裂(箭头)和小脑(箭头)低信号,与含铁血黄素沉着一致。C,轴位SWI显示颈髓软脑膜表面的低信号,与脊髓含铁血黄素沉着一致(箭头)。D.腰椎矢状位T2加权图像显示,硬膜囊尾部可见分层T2低信号,与蛛网膜下腔血液一致。通过中胸椎的轴位(E)和矢状位(F)T2图像显示腹侧硬膜外积液(箭头)。G,俯卧位的动态CT脊髓造影显示C7–T1水平的硬膜外积液逐渐充盈(实线箭头),提示为硬膜缺损部位(虚线箭头):

微信图片_20230707152725.png

病例四:

低颅压所致脊髓软膜强化充盈,易误诊为脊髓动静脉瘘。


57岁,男性,运动后疲劳、头痛和关节疼痛。A,矢状位增强T1显示垂体饱满,鞍上和鞍前间隔变窄。B,轴位SWI显示沿小脑(箭头)低信号,与含铁血黄素沉积一致。C,矢状位T2加权腰椎MRI显示腹侧硬膜外积液(实线箭头),硬膜囊尾部T2分层低强度(虚线箭头),与蛛网膜下腔血液一致。颈椎矢状位(D)和轴位(E)增强MRI显示软脑膜血管充盈(箭头)。F,俯卧位的动态CT脊髓造影显示L1–L2水平的腹侧硬膜缺损(箭头):

微信图片_20230707152729.png

病例五:

低颅压所致颅骨骨质增生。


A,2014年矢状位平扫MRI T1显示额颅骨内板(inner table)正常(实线箭头),以及脑桥乳头间隔变窄(虚线箭头)、垂体肿大和小脑扁桃体轻微向下移位。B,2020年矢状位平扫T1 MRI显示,沿着额骨内板的新骨形成(实线箭头)和脑桥乳头间隔更窄(虚线箭头)。C,2020年轴位平扫MRI T1显示颅骨弥漫性环形骨质增生,呈“层饼”外观(箭头)。D,2020年冠状位增强MRI T1显示骨内侧枝静脉充血(实心箭头)和弥漫性脑膜增厚(虚线箭头)。E,右侧卧位动态CT骨髓造影的轴向图像显示右侧T10–T11水平的脑脊液静脉瘘(箭头):

微信图片_20230707152732.png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13105729.pn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04151003.png

精选CSA&TISC 2023大会热点、实用内容,分享最新进展和专家经验!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壹生读书月】15天读书挑战圆满结束,快来看看你获得心仪的图书了吗?

住院患者的急性左旋多巴试验丨帕金森病高质量诊疗5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报道我国专家治疗急性脑卒中一项最新策略

从病例中学习脑出血的定位诊断

新发成人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流程,一图掌握!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⑨:脑小血管病

《神经外科手册》荐读①:大体解剖:脑和脊髓

限时免费!癫痫指南/共识合辑【附PDF下载】

什么是“内囊预警综合征”?内囊梗死研究进展,一文总结

烟雾病临床分型研究进展

微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