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注意!7类导致血糖波动的药物

2021-04-15作者:壹声经验
糖尿病非原创

有些药物能影响血糖,如果联合用药不当,不仅会使血糖波动,还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现将7类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总结如下,一起学习!


01
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解,使血糖升高。


雄激素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内环境稳定性,引起糖耐量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减弱,从而也削弱了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故两者不宜合用。


口服避孕药可减少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而大剂量应用孕激素也能升高血糖。如炔雌醇可使糖耐量降低,对隐性糖尿病者,可诱发糖尿病,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能增强生长激素的活力,引起尿糖、血糖升高的缘故。


生长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能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减弱,甚至会引起糖尿病。


生长抑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应用可致高血糖。


甲状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促皮质激素能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02
抗感染药


磺胺类,该类药可与胰岛素竞争血浆蛋白,从而使血液中游离的胰岛素增多。同时,磺胺类药与磺酰脲类降糖药特别是甲苯磺丁脲等药合用时,可致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游离部分浓度增高。此外,它还可减少磺酰脲类药的肾排泄,使其作用时间延长,应用时要注意调整降糖药的药量。 


氯霉素可抑制肝药酶,减少磺酰脲类降糖药的肝脏代谢,从而使其降血糖作用增强,如与甲苯磺丁脲等降糖药物合用可引起低血糖。 


青霉素能减弱磺酰脲类降糖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力,从而使其降血糖作用增强。


喹诺酮类,应用该类药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和肾功能障碍者。


大剂量应用左旋氧氟沙星,可导致低血糖;应用司巴沙星以及其他新喹诺酮药物,偶尔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用环丙沙星偶尔也可导致高血糖,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可抑制肝药酶,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


小檗碱,在单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加用小檗碱,能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这可能与小檗碱对抗升血糖激素以及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有关,但其中的相关性究竟如何,仍有待大样本对照试验验证。


03
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能促进肝脏分泌较多的药酶加速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与排泄,从而缩短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影响降血糖作用,降低降糖药的疗效,使血糖升高。


另外,其他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也可使血糖难以控制。


04
利尿剂等药物


利尿药中噻嗪类利尿药对糖耐量的影响最大,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和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这可能是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分泌或使糖原分解的缘故。


噻嗪类利尿剂致高血糖大多出现在用药2~3个月后,停药能自行恢复。


此外,呋塞米、布美他尼、乙酰唑胺、氨苯蝶啶也可引起血糖升高,故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但依他尼酸钠,抗醛固酮制剂,咪吡嗪则对血糖几乎无影响。


05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可减弱磺酰脲类降糖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力,从而使血液中游离磺酰脲类降糖药增多,大剂量服用此类药物可增强磺酰脲类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 


此外,水杨酸盐还可减少磺酰脲类降糖药的肾排泄,使磺酰脲类降糖药作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增多,也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


另外,保泰松可减少磺酰脲类降糖药的肝代谢和肾排泄。而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患儿,更易出现低血糖,故对糖尿病患儿应慎用。其他如对乙酰氨基酚也可致低血糖。


06
降脂药


老年糖尿病伴冠心病或高血脂患者常需服用降脂药,其中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一般认为对血糖影响小,但是最近有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应引起注意。


另外,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该类药物有致肌病的严重不良反应。


贝特类降脂药可用于糖尿病伴高甘油三酯患者,对胰岛素的分泌和血糖控制无影响,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另一类降脂药烟酸类或其衍生物,可能对血糖造成影响,一般不建议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对血糖影响小,可以用于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 


07
部分中药


有资料显示,一些中药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人参、黄芪、三七等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女贞子通过对抗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的作用,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有预防作用。


山药、白术、何首乌、枸杞子、黄精、玉竹、麦门冬、蛤蚧、淫羊藿等也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