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全身因素性:如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痛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jögren 综合征等等;
眼局部因素性:包括局部感染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如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等;
环境因素性:如空气污染、光污染、低湿度等;
生活方式相关性:如长时间的操作电子产品、长时间的佩戴隐形眼镜等;
手术相关性:如眼部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泪液动力学异常等;
药物相关性:如使用眼部消毒剂、抗病毒药等。
(1)局部用抗菌药:推荐甲硝唑、红霉素、金霉素眼膏
甲硝唑主要用于与蠕形螨或厌氧菌感染相关的睑缘炎及干眼;
红霉素、金霉素眼膏主要用于睑缘炎和伴炎性反应的睑板腺功能障碍。
(2)全身用抗菌药物:推荐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药物适用于脂质异常型干眼;
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刺激人睑板腺上皮细胞分化、促进脂质聚集及抗菌的作用,适用于重度或难治性脂质异常型干眼,尤其对全身应用其他抗菌药不耐受者可能有效。
既然使用抗菌药物必不可少,又要如何选择局部还是全身用药?
润滑和促进修复的药物。如玻璃酸钠、聚乙烯醇等人工泪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A等促进眼表修复的药物;
抗感染治疗。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
首发于临床用药公众号
作者:马玲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