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谣言为什么能与时俱进、年年翻新?因为它暗合普罗大众的某种期待。
作为「世界癌症防治先进国家」的日本,不时地推出癌症早期检查的新技术,最近又开发出一项「一滴尿」的癌症检查法,并已实用化。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据介绍,这次日本使用了体长 1 毫米左右的「线虫」。线虫的嗅觉非常发达,而癌症患者尿液中会有特殊的气味,可吸引线虫靠近,从而检测出该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
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可检测出极早期的包括胃癌、大肠癌、肺癌、乳癌、子宫癌、胰腺癌等 15 种癌症中的任何一种,检出率高达 87%。
滴尿验癌,是谣言还是真相?
答案是:不完全靠谱。
因为滴尿验癌,检测的是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存在非特异性,一些正常组织、良性肿瘤以及炎症反应,也可能使肿瘤标记轻度升高。
以肺癌为例,如果肿瘤标志物,如热休克蛋白 90α、CEA 指标升高,医生仍会建议做低剂量螺旋 CT 检测。如果有阳性结节,还需要穿刺或活检,获取组织或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才能确诊。
所以,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肿瘤标志物不是「绝对」角色,目前仍不能脱离 B 超、CT、病理等传统检测方法,仅靠验尿来测癌,稍显草率。
现在全球公认的癌症诊断「金标准」,还是病理学检测依据。定期体检,依然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佳办法,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了 2019 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癌种科普信息包括高危对象、筛查建议等,整理如下:
一、大肠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40 岁以上,便秘、腹泻,便血、粘液便,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等任一症状持续 2 周;
2. 有大肠癌家族史/术后,大肠腺瘤治疗后,长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3. 45 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
筛查建议
1. 40 岁以上、有症状者: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
2. 40 岁以上、无症状:每年进行一次 FOBT 检查,连续 3 次阴性者,可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 3 年。
3. 45-75 岁、无症状:每年 1 次 FOBT 检查,每 10 年 1 次肠镜检查。
二、乳腺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未生育,≥ 35 岁初产妇;月经初潮 ≤ 12岁,行经 ≥ 42 岁;
2. 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乳腺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史,胸部放疗 ≥ 10 年。
>>>>
筛查建议
1. 一般人群
30 岁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35 岁拍摄基础乳腺片;40 岁起,每 1-2 年一次乳腺 X 线检查(钼靶)。
2. 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乳头有没有异常分泌物,乳房大小、皮肤橘皮样改变,摸摸有没有硬块;20 岁后,每年临床体检 1 次;30 岁后,建议乳腺 MRI 检查。
三、宫颈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有宫颈病变史
2. HPV 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
>>>>
筛查建议(有性生活史 3 年及以上)
1. 21-29 岁: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 3 年无异常后,每 3 年 1 次;
2. 30-65 岁:高危型 HPV 与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 3 年无异常后,每 5 年 1 次;
3. > 65 岁且既往多次检查阴性,则结束筛查
四、肺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年龄 55-74 岁,吸烟 ≥ 30 包年,戒烟时间 < 15 年。
这个「包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比如,每天抽 3 包,抽了 10 年,就是 30 包年了。
2. 年龄 ≥ 50 岁,吸烟 ≥ 20 包年,合并 1 项危险因素——
癌症或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石棉、铀、氡等职业暴露史;
>>>>
筛查建议
每年查 1 次低剂量螺旋 CT。
五、肝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有肝癌家族史;
2. 肝硬化,药物性肝损患者。
>>>>
筛查建议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之一的 35 岁以上男性、45 岁以上女性,都应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 B 超联合筛查,每 6 个月一次。
六、胃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病史;
2.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3. 高盐、腌制饮食、过量吸烟饮酒者;
>>>>
筛查建议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之一,年龄 > 40 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应定期作胃镜检查。
七、前列腺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高危对象
1. 年龄 > 50 岁的男性;
2. 年龄 > 45 岁,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
筛查建议
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即使身体状况良好,也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 PSA 检测的筛查,每 2 年 1 次。
参考文献:
1. “滴尿验癌”来源:JMTC医疗翻译中心、日本电视台报道
2.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19年版.
3.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制订专家组. 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 21(10):1081-1086.
4. 黄育北, 佟仲生, 陈可欣, et al.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解读(精简版)[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9):432-440.
5.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 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5):340-342.
6. 杜奕奇, 蔡全才, 廖专, et al.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18(2):8-14.
7.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专家委员会.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二)[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7(3):286-288.
来源:优医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