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男女冠脉斑块负荷大不同!全球多中心研究

2023-06-1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30530144952.jpg

5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心血管影像子刊发表的一项全球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发现,女士出现冠脉粥样硬化时间比男士约晚12年,但在同等冠脉斑块负荷的情况下,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同年龄的男士。

作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是决定临床治疗尤其降脂药物治疗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研究结果可能会影响临床治疗。

该研究说明,女士可能需要加量的他汀类药物或加用另一种降脂药物。当然,该结果尚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另外,该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风险评分有影响。作者认为,应将年龄和性别加入这些风险评分模型中。

该研究为一项大规模的全球多中心冠脉CT注册登记研究,覆盖北美、欧洲和亚洲的6个国家,共纳入24950人,其中女士占46.8%,平均年龄为58.5岁,男士占53.2%,平均年龄55.6岁,平均随访3.7年。

结果显示,女士开始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位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评分>0分)的年龄比男士大12岁(64~68岁 vs. 52~56岁)。

image.png

男士和女士中开始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

总体上,女士的总体冠脉斑块负荷较低,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比例较高。

校正年龄和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当前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分析显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评分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心肌梗死)独立相关。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评分6~20分、>20分的女士,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29倍和5.71倍,而相应的男士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仅增加64%和1.38倍。

在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最高(评分>20分)的情况下,女士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男士。

image.png

不同冠脉斑块负荷的男士和女士中心梗和死亡复合事件的发生风险比较

在绝经前女士(年龄<55岁)和同年龄的男士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评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同的预测价值。

但与同年龄的男士相比,在绝经后女士(年龄≥55岁)中,冠脉钙化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评分6~20分、>20分的绝经后女士,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21倍和5.11倍。相应地,同年龄的男士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仅增加57%和1.25倍。

作者认为,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会促进斑块进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女士冠脉内径更小,在与男士斑块负荷相同的情况下,斑块对女士冠脉血流的影响更大。此外,女士的侧支血流量较少,冠脉血流储备较低,血管硬化更明显。

该研究采用莱顿CCTA评分来评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该评分包括每个冠脉节段的以下信息:斑块存在(是/否)、成分(钙化、非钙化或混合)、位置和狭窄严重程度,最终分值为0~42分。评分0~5分为低负荷,6~20分为中等负荷,>20分为高负荷。

根据中国心血管影像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医疗质量报告,2017年,中国估计共有1.8万台冠脉CT机,全国冠脉CT检查例数为461万例。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好文推荐TOP10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8慢快综合征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丨临床思维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低血压如何处理?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辅酶Q10联合用药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如何快速应对?丨临床思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核心要点解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