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患者能够争取根治的最后一片领土。虽然该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在2017年以前,OS却多年以来都难有显著获益。2017年,PACIFIC研究结果的公布打破了这一瓶颈,也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启发研究者们开启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领域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未来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继续研究和探讨?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特邀5位肺癌专家倾情打造“对话·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系列课程,就上述问题为大家进行梳理和解答。
6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课程第1讲——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点此观看课程回放),现将其中重要内容综合整理如下:
局部晚期NSCLC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Ⅲ期NSCLC即为局部晚期NSCLC。
Ⅲ期NSCLC异质性非常强,从T1到T4分期、从N0到N3分期的肿瘤均可出现在Ⅲ期NSCLC当中。我们可以根据肿瘤能否进行切除将其分为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和不可手术切除的NSCLC,但以这种方式划分时,临床N2期的肿瘤分期具有较大争议。
争议来自4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这4项研究以放化联合治疗作为对比,探索手术对于临床N2的Ⅲ期NSCLC的治疗价值,结果表明手术参与既不会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也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因此,在NCCN指南当中,对于局部晚期NSCLC,尤其T1-T3N2分期的患者,经过诱导放化疗治疗后,手术可作为其治疗选择,但证据级别为2B级,即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20世纪70年代,局部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单纯放疗。随着化疗的应用,放化联合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标准。
由于放化联合治疗对比单纯放疗对于患者的生存获益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人们开始思考,对于局部晚期NSCLC,是否可以采用“去放疗”的治疗模式。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局部晚期NSCLC,在化疗的基础上,放疗的加入能够使更多患者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存,也奠定了放化联合治疗的地位。
放化联合治疗有两种形式: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1999年发表在JCO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5个月和13个月,第一次证明了对于此类患者,同步放化疗相比序贯放化疗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此后,一系列研究也证实了这项结论,进一步奠定了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晚期NSCLC标准治疗的基础。
由于放疗的时间有限,同步放化疗中,化疗的疗程数常少于当时推荐的晚期NSCLC化疗疗程数,因此人们开始探索,是否能在标准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以增加化疗强度的方式来提升疗效。
增加化疗强度的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同步放化疗之前增加诱导化疗,一种是在同步放化疗之后增加巩固化疗。然而研究表明,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增加诱导化疗或巩固化疗,均不能为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
总结从20世纪70年代到2017年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治疗模式的改变,以及其带来的患者总体生存改变,可以发现,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全身治疗药物的进步、同步放化疗经验的不断成熟以及分期诊断技术的提高均是带来患者总体生存改变的原因之一。
2017年,PACIFIC研究为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治疗带来了另一次变革。研究表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治疗后使用durvalumab巩固治疗1年,相比安慰剂组,中位PFS及中位OS均具有显著改善,且亚组分析表明,各亚组患者PFS均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此外,免疫治疗的加入并未增加患者治疗相关毒性反应。
免疫治疗的加入,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并没有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多个指南已将同步放化疗后进行巩固免疫治疗作为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
而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免疫治疗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今晚8点(6月29日),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杨帆教授将与大家分享《局部晚期NSCLC免疫新辅助与辅助治疗》,系列课程也同步开启,快快点击此处报名学习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