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生说不配合抢救就会死,病人听后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2020-08-30作者:壹声热点
患者生存和照护其他消化疾病

前.gif


7ce3d9b04ced30ffc4fe4c5bcf7cd35a.jpg

夜班,热风袭来。


急诊抢救室里热火朝天,一个又一个危重的病人都在同死神艰难的斗争着。


但,躺在一号病床上的病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医生,他还是不愿意吃药,怎么办?”病人家属一筹莫展的向我寻求帮助。


站在我眼前的是病人五十多岁的妻子,她手里还拿着两只塑料药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为什么不吃呢?我已经向他解释过了呀?”


接班后的四个小时内我已经反复向病人解释了两次为什么要口服氯化钾液,病人也点头答应了。


没有想到的是,我转身后病人依旧拒绝了家属手中的氯化钾口服液。


“他可能是想死吧。医生,你帮我劝劝吧,能活一天是一天呀。”病人家属央求道。


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56岁的食管癌病人,因为咳嗽发热两天被家属送进医院。


事实上,早在三个月前病人便已经出现了癌症全身转移。


病人被送进急诊抢救室后,检查发现最致命的不仅是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还有便是包括严重低钾血症在内的电解质紊乱。


听完家属的央求后,我又来到了病人的床前。


“王师傅,这个药你要吃。”


因为前期化疗的原因,已经掉光了头发的病人正半卧位依靠在病床上。


不知道病人有没有听见我的话,他并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回答我。


“王师傅,你的血钾才2.1,这个药一定要吃。”


2.1mmol/l的血钾水平,有极大可能让这位处于生命终末期的食管癌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乃至死亡。


虽然已经通过静脉途径补充了钾,但病人依旧犹如一条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前行的飘摇小船。


所以,尽快将血钾补充到正常范围乃是当务之急。


而除了通过静脉补钾之外,口服补钾也至关重要。


病人微微睁开了眼睛,却又没有张口说话。


我看了看站在另一边的家属,家属又看了看站在这一边的我。


一时间,氛围陷入了尴尬。


“老王,你听听医生的话,这药都开了,钱也花了,你不吃就浪费了!”眼看病人坚持不用药,家属开始连哄带骗起来。


正当我想再次开口劝解的时候,病人终于开口说话了。


他缓缓的问道:“医生,我问你,要是不吃这个药会怎么样?”


要是不吃这个药会怎么样?


换句话说便是要是血钾补充不上来会怎么样?


事实上,严重低钾血症的后果我早已经同家属和病人都说过了。


而现在,病人却又要再次开口确认。


为了让病人能够配合治疗,我故意装作严肃回答了他:“要是不吃这个药,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在电石火光的一瞬间,我在脑海中盘算了无数过念头,考虑了许多措词,既要让病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又要让病人在情感上能够接受,既要让病人知道医生的权威性,又要让病人感受到大家都是为了他着想。


所以,我用了失去生命四个字,而不是死亡。


没想到的是,在听完我的话后,病人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只见他又闭上了眼睛,却缓缓了抬起了右手,向我升起了大拇指。


“死了好,死了就不要受罪了。”这下子病人更加坚定了拒绝服药的心理。


眼见如此,我已无法继续沟通下去,只好暂时回避,将这沟通的工作交给了同样一筹莫展的家属。


“好吧,你不想吃也可以,先歇歇吧。反正静脉输液的吊瓶里也可以补充。”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暂时离开了。


而病人的妻子,同样唯有默默坐在病床边。


一个小时后,我又来到了一号病床前,病人还保持着同样的姿势躺在那里。


“吃了吗?”我压低声音悄悄询问了家属。


家属摆手示意我换个地方不要让病人听见。


来到门外,病人的妻子给出的回答是:“尊重老王的意见吧,他不愿意口服就算了,医生你尽量给他静脉输液吧。”


我点了点头,又叮嘱道:“他的病情会怎么样你心中有数吧?”


“我知道,现在他巴不得突然就发心脏病了,这样就不痛苦了。”话未说完,她便泣不成声了。


而我除了说了几句曾向无数个家属说过的那些话之外,也只能拿出病历本让家属签字了。


翌日九点,依旧很热。


收拾好物品后,家属马上就要带着老王离开了医院。


在向家属交代着最后的注意事项后,我又来到了病人的床前。


只见病人已经更换了衣服,半坐在病床上,同入院时相比要更加神采奕奕了。


至于老王最后的血钾有没有恢复正常,已经不再重要了。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