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各种令人头大的心电概念,这篇总结的太全了!

2023-04-05作者:论坛报木易经验
非原创

点击上图,直接进入!


在心电图的学习中,常能遇到一些听上去很难懂的概念,如隐匿性传导、干扰、脱节、韦金斯基现象、裂隙现象等,每次都会下意识的躲避这些晦涩的现象,今天给大家介绍常见难理解的三大现象,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一、隐匿性传导



隐匿性传导是指一个窦性搏动或异位搏动激动了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例如房室交界区的一部分),虽未传抵心房或心室形成P波或QRS波,但由于它在该区产生的不应期影响下一个激动的传导或形成。隐匿性传导并非真正“隐匿”,其实质是在传导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递减传导


当激动在传导过程中,恰值某部位正处于从绝对不应期向相对不应期过渡的临界状态时,此刻该处兴奋性较低,一旦兴奋,该部位所产生的动作电位0相的上升速率和振幅均低于正常,如果连续发生这种动作电位幅度递减现象,最终激动将不能向周边扩散而被淹灭。这种被淹灭的局部兴奋所产生的新的不应期将对下一次激动的形成和传导产生影响。


心电图表现

图片

根据其产生的影响不同,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可分为:


1、对随后激动形成的影响,表现为起搏点的节律重整,提前或延迟出现;

如房颤时的前向性隐匿性传导干扰房室结传导,出现较长的RR间期。


2、对随后激动传导的影响,表现为传导延缓、阻滞

1)心房扑动发作时房室传导比由2:1变为4:1,也是因为发生了交界区前向性隐匿性传导,使房室传导比下降。


2)房颤发作时,不规则快速心房激动在交界区发生前向性隐匿性传导并形成不应期,其后激动部分落在不应期内无法下传,部分落在不应期之外方可下传。由此造成心室律绝对不齐


图片

二、干扰与脱节



首先明白脱节即连续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心脏内存在两个频率接近的节律点,其中一个节律点影响另一个节律点的现象;(字面上理解:得有两个节律点才能干扰


干扰性脱节现象(或干扰性分离现象):心脏两个频率接近的独立节律点产生的激动在同一组织中发生连续3次或以上的干扰现象。


1.常见干扰现象汇总

图片

image.png

房内干扰

image.png

两个节律点发放的冲动从不同方向同时到达心房,一方激动不能传入另一方激动所控制的心房肌,形成房性融合波。


类似的还有室性融合波为室内干扰所致、房早的完全代偿间歇为窦房结内干扰所致。


2.脱节或分离现象

图片

广义的房室脱节包含干扰性房室脱节和阻滞性房室脱节两种。前者是由于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形成双重节律,由于两个节律点起搏频率接近,各自发出的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受到对方生理性不应期的干扰而致传导受阻,各自发出的冲动互不侵入对方,造成房室之间完全脱离关系(房室之间的“”是正常的)。


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发生条件:


窦房结频率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交界区或室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增高,超过窦律。


image.png


后者则由于心房激动因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能下传心室,心室异位节律点替代起搏形成房室脱节,(房室之间的“”是不能通过)。


房室分离与房室传导阻滞区别:


房室分离:传导系统不应期不变,生理性、干扰性的现象多持续短暂(建议长条多次描记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传导系统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所致的传导阻滞。


image.png

窦性心动过缓与交界性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


房室分离的临床意义:


房室分离并非一种原发性心律失常,而是继发于基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或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基础心律为窦缓或窦不齐者,常无临床意义

基础心律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者,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图片

三、韦金斯基现象



韦金斯基现象是指一个激动发生并且传导时,对另外一个节律点激动的传导产生正性传导的干扰现象。


韦金斯基现象包括韦金斯基易化作用韦金斯基效应

前者是指阻滞区远端的阈下激动使得近端原来阻滞的一个刺激得以传导;

image.png


后者是指原来处于阻滞状态的传导近端的激动得以通过阻滞系统,在阻滞的远端受到一次强的刺激(例如期前收缩)后区连续下传。


image.png

心电图表现

图片

image.png

韦金斯基现象三联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韦金斯基现象的心电图表现:①连续数个P波不能下传到心室。突然出现一个室性、交界性逸搏或期前收缩,使其随后的P波能够下传到心室,第1个P波下传激动心室的现象称为韦金斯基易化作用,随后连续P波下传夺获和激动心室的现象称为韦金斯基效应。


image.png


P1~P3均未下传心室,R1为室性期前收缩使随后P4下传心室,即韦金斯基化作用,P5、P6连续下传心室的现象为韦金斯基效应


韦金斯基现象的临床意义:


是心脏在传导性或自律性抑制状态下的保护性反应,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室停搏时,韦金斯基易化作用可以使房室传导暂时恢复,并由韦金斯基效应维持,可以维持心率及有效心排血量,改善缺血,避免猝死。


来源:好医术心学社


好文推荐TOP10


哪些人容易发生颈动脉斑块,如何预防?


如何控制房颤心室率?


室速有哪些处理方法?


达格列净不仅能治心衰,还能降尿酸?患痛风的心衰患者可能有救了!


甘油三酯沉积:不一样的动脉硬化、不一样的治疗


如何计算目标心率?如何减缓心率?知识要点总结!


预激综合征的分类及心电图特征


心率70次/分的初发房颤,可以用胺碘酮转复吗?


LDL-C水平越低越好吗?


吃降脂药时这些饮食注意,你都了解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