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夜间酸突破的必记知识点——发生机制

2022-01-2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夜间酸突破

夜间酸突破疾病(nocturnal acid breakthrough,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夜间胃内pH值小于4的时间持续超过60分钟,并出现烧灼感、反酸等症状,是使用PPI的常见并发症。

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可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高,胃酸分泌增多;

② PPI类药物针对胃内壁细胞上激活的质子泵产生抑制作用,而质子泵多于夜间更新,故活跃的质子泵数目较日间减少,导致PPI抑酸作用减弱;

③夜间胃内缺少食物刺激,激活的质子泵数目少,加之PPI的血浆半衰期仅在0.5~1小时,未被结合的质子泵在血药浓度下降后被激活,发生逃逸;

④幽门螺杆菌(Hp)影响胃酸分泌,在此背景下,Hp阴性者发生NAB的概率高于Hp阳性者;

⑤肝药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也是NAB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该酶在人体内存在强代谢型EM和弱代谢型PM,其基因型直接影响相关PPI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变化。


第1代PPI中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就是以肝药酶CYP2C19为主要代谢途径,故易受该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而泮托拉唑具有双酶代谢途径,研究显示,泮托拉唑与P450酶的亲和力相比其他PPI最低,其代谢对CYP2C19的依赖程度也较小;第2代PPI中的艾司奥美拉唑主要通过CYP3A4酶途径代谢,受CYP2C19酶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雷贝拉唑经非酶途径代谢,也基本不受CYP2C19酶的影响。在强代谢型EM型个体中,由CYP2C19为主要代谢途径的PPI快速代谢分解,导致了酸分泌的迅速恢复,这也是NAB发生的原因之一。


内容节选自《夜间酸突破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

来源:消化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