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胖不止要命还影响后代!JOH新研究:母亲肥胖增加后代患肝癌风险!

2020-08-29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癌症筛查

前 言


“肥宅”一词,相信让不少胖友们找到了组织,毕竟人一抱团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而且肥宅快乐水又那么好喝,何必为了身材这种小事而给自己徒增烦恼呢?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呢?甚至为了后代的健康呢?你还能轻松的说一句:“肥宅过一生,胖胖更快乐”吗?

近日,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的新研究发现:母亲肥胖会影响子代肝癌的发生和发展。由于母体肥胖是子代代谢性疾病的独立促进因素,而肝癌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该动物研究揭示了母体肥胖与子代癌症发生的机制联系,简单一句话就是——母亲的肥胖会增加其子女患上肝癌的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200819123229.png


肥胖,肝癌遗传的帮凶


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这个试验,研究人员将雌性小鼠分为喂食正常粮的对照组和喂食高脂肪饮食(HFD)的小胖组,从1个月一直喂养到三个月大,并都与正常组的雄性小鼠结合并繁殖后代,分别命名为HFD1D、HFD2D以及HFD3D组。同时,给各代雄性小鼠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以诱导后代小鼠们患上肝癌。


微信图片_20200819123232.png



研究结果显示:

  • 在HFD + DEN的双重作用下,小鼠后代的肝脏(肿瘤和非肿瘤部分)中发现F4/80(巨噬细胞标记物)、CD3 (T细胞标记物)、Ly-6G(中性粒细胞标记物)和Ki67(细胞增殖标记物)染色的肝细胞数量逐渐增加。

  • 肝脏损伤的标志物,如血清AST和ALT,在后代中也逐渐升高

  • 同时,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小胖组的肝癌诊断标志物血清AFP水平升高,其中第三代小胖组AFP水平进一步升高。


微信图片_20200819123234.png



换言之,高脂饮食所导致的母亲肥胖会增加子代患上肝癌的可能性。更严重的是,这个几率还会叠加,也就是说妈妈和姥姥都胖的人比只有妈妈胖的人患上肝癌的几率更高。


不过其遗传机制尚未无从得知。而且此研究仅仅是在实验鼠上进行,对于是否直接适用于人类也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肥胖,“助力”各个癌种的发生


其实抛开遗传不谈,肥胖与癌症之间的相关性多年以来备受关注,有专家研究发现,肥胖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共同的信号传递通路,脂肪细胞产生的多数脂源性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增殖,进而诱导癌细胞的发生和繁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的肥胖患病率已经达到了流行病的程度,不仅仅是刚才提到的肝癌,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受到影响:肠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癌、前列腺癌、卵巢癌……

1、肠胃癌

肥胖者罹患胃肠癌症的危险性比正常体形的人要高出1.5~2.0倍。通过精确的设计以及荟萃分析,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的大肠癌筛查结果显示,肥胖个体是罹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不仅如此,在对美国、亚洲以及欧洲开展的23项研究数据还发现,肥胖人群中有22%患有结肠息肉,而体形正常的人群中只有19%患有结肠息肉,因此得出结论:息肉发病风险随人体肥胖的升高而升高。

2、乳腺癌

对于体形正常的女性,肥胖的妇女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同样增加了一倍左右(HR2.43,95%CI 1.34-4.41),并在10年内因罹患乳腺癌而死亡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日本的一项研究还曾对397644名健康人群进行了1年随访,共发现234例乳腺癌病例。研究发现在绝经妇女中,乳腺癌高发风险与BMI具有显著的线性趋势:与BMI值为20.0~23.9kg/m2的妇女相比,BMI值≥24kg/m2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3、甲状腺癌

肥胖也是甲状腺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美国5项前瞻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研究对象包括413979例女性和434,953例男性,模型以年龄作为时间度量,根据教育程度、种族、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及性别对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调整,研究得出结论:在男性和女性中,越胖的人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越高。

4、子宫内膜癌

肥胖与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生活方式因素引发的肥胖会导致身体产生过多的剩余脂肪组织,从而产生过多的激素以及其他因素,这些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繁殖。罹患子宫内膜癌或子宫颈癌的肥胖妇女,尤其在绝经后,都有较高的病死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肥胖妇女更容易被癌细胞侵袭并且癌变发生更快,所以使得他们更容易延误癌症的诊断,并导致较差的预后。

肥胖,增加癌症风险的原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肥胖虽然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并不是因果关系。之所以有这个结论,虽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从胖胖们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窥探一二。

1、久坐,不爱动

今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表于《JAMA Oncology》的研究表明:与很少久坐的人相比,经常久坐的人群癌症死亡的风险要高出82%。上海市疾控中心对上海市乳腺癌患者的一项超过10年的跟踪调查也发现,坚持每周至少两个半小时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患者相对放弃锻炼的患者,诊断后3年内的死亡几率减少36%。

2、爱吃,高热量

WHO曾有数据表明,全世界3亿肥胖者除了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也易患癌症。其中肥胖群体患有肠癌、胃癌的比例大幅增高,这与他们偏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有关。

长期食用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反式脂肪酸和精细加二的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引起体内的激素失调。肥胖症患者体内脂肪组织会分泌过多的芳香化酶,加快雌激素前体向雌二醇的转化,使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而雌激素水平高低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另外,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影响细胞生长的调控周期,加速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

所以说,一胖毁所有,不止容易毁了自己的身材、健康,还很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女,不能胖!


参考文献:

[1]Yu Sun, Qing Wang, Yu Zhang,etc.Multigenerational maternal obesit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CC in offspring via miR-27a-3p[J].journal of hepatology,2020,03(50):1-13.

[2]张楠楠,高超,邱渝杰(综述),等.肥胖与癌症关系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8):1401-1403.

[3]姜允申.肥胖人群易患癌[J].家庭医生,2018,3(1):21.

微信图片_20200818135725.jpg

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