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家五口,四人幽门螺杆菌“超标”!这个习惯每家都有!

2020-07-31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家住溧水30岁的小陈

三年前在体检的候发现

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17.jpg


体检医生让他的家人也来检查,看看是否“超标”。

不查不知道,这一查竟然发现和小陈一起吃住的三人(小陈的父母、妻子)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20.jpg


这一检查结果让小陈和他的家人震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22.jpg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振玉介绍说,像小陈这样的家庭都感染的有很多:一人在外经常集体就餐、聚餐等原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回家吃饭不分餐、使用公筷导致全家感染。

张主任提醒:病从口入
我国整体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比例近50%!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25.jpg


据统计,中国整体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将近50%。"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有在外聚餐的饮食习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高。这种细菌几乎百分之百是吃进去的,因为人们聚餐形式多,导致交叉感染。"张主任表示。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27.jpg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里面,但可以通过唾液传播。通常情况下,只有密切用餐接触,才会导致感染概率增高。如果同事之间长时间一起吃饭,没有分餐,其中一人感染该细菌,其他人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29.jpg


如果丈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妻子感染细菌的几率就比别人高得多,甚至家里其他人也可能感染。除了吃饭,家人的密切接触也会导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如果是普通接触,例如吃一次饭就感染上幽门螺杆菌,这种可能也存在,但几率不高。"

小陈不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反复发作出血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31.jpg


按照目前幽门螺杆菌诊治指南需要根除HP,小陈曾在多家医院治疗过3次,但都没有根除。经过多方打听到我院拥有幽门螺杆菌特色诊疗技术,来到我院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就诊,张振玉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后,建议完善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检查。

培养结果发现患者克拉霉素耐药,追问病史,小陈前三次治疗均含有克拉霉素方案,于是根据患者药敏结果选择合适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呼气试验阴性!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后复查胃镜溃疡治愈,无再出血发生。小陈的家人来院后经过治疗也根除了幽门螺杆菌。


很多人一谈到幽门螺杆菌就“色变”:如何避免感染?

会不会致癌?看看专家怎么说:

01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不一定但要警惕发展成胃癌的风险


很多人之所以谈起幽门螺杆菌"色变",是因为其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37.jpg


对此,张主任表示,科学实验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虽然被证实,但是并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他解释,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开始可能演变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40.jpg


在此基础上,个别人会出现胃黏膜异型增生,可能会发展成胃癌,但是这种可能还是比较低的。尽管比较低,但一旦变成胃癌,结局很可怕,所以还是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样就能掐断由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的可能。

02

一旦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治疗吗?

自发清除不可能这三种情况要留心!


那么,身体患有哪些情况必须根除呢?张主任列出了三种情形。第一,如果在生活中有反复的胃炎,经常不舒服,还患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时候就必须根除;第二,如果有消化性溃疡,应该根除该细菌;第三,如果有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要根除。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43.jpg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体检之中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做个胃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决定。张主任认为,只要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好还是根除,因为其自发性清除是不可能的。

03

幽门螺杆菌感染咋筛查?

现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45.jpg


04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日常就餐建议分餐制最好使用公筷。张主任建议,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公筷,形成分餐制。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孩子,中年以后患胃癌的几率比较低。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在喂养孩子时,不要自己先接触食物,避免交叉感染。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47.gif

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据张主任介绍,来医院咨询患者中,中青年比较多,他们更注意这一问题,也会督促家里老人来医院检查,但是1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检查。


微信图片_20200731143249.jpg


对于14岁以下孩子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可能会反复感染,若使用太多抗生素对身体并不好。14岁之后,如果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只要在20岁之前根除,就能减小因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风险。


来源:南京市第一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