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了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一个新的易感基因——HLA-DQα1:160D,其易感风险高于已知的HLA-DRB1,揭示了RA新的标志性遗传特征。论文5月14日刊发于风湿免疫病学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
这一研究成果来自“RA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区域深度测序研究”,是栗占国团队对RA发病机制探索的又一重要成果。
MHC是染色体上的基因群,它们编码的抗原决定着机体组织相容性。人类MHC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稳态密切相关,在自身免疫及移植免疫中具有致病效应。现已证明,HLA与RA发病有很强的关联性,其中HLA-DRB1基因是RA已知的遗传风险因素。
然而,以往采用常规基因分型或DNA芯片技术,难以鉴别出新的独立遗传因素。栗占国课题组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首次成功完成了RA患者MHC区域全覆盖深度测序。
研究团队对357名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阳性的RA患者和1001名健康对照者的完整MHC区域进行靶点测序,分析RA易感性和严重性的遗传相关基因,并在一个独立的病例对照队列(1415例)中进行验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
结果显示,HLA-DQα1:160D对ACPA阳性RA具有最强的独立敏感性[比值比(OR)=2.29];Drβ1:37N则具有独立的保护作用(POR=0.49)。
为进一步理解这两个基因位点的功能,课题组得到北京大学来鲁华教授团队的帮助,从结构生物学角度,成功解析了DQa1:160D和DRb1:37N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功能预测,发现了这种结构特征与AR的T细胞活化异常密切相关,从而发现了HLA-DQα1遗传易感性在RA自身免疫反应及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为RA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干预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李雪 钟艳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