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于新型降脂药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你至少要知道这5点!

2021-06-11作者:壹声热点
血脂异常非原创

PCSK9抑制剂是近十年来研发的新型降脂药物,可单独或联合他汀类药物有效降低LDL-C水平。目前国内已上市的PCSK9抑制剂有依洛尤单抗注射液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

一、降脂机制


LDL-C,是如何清除的?

LDL-C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R)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被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肝细胞内LDL-C被降解,之后LDLR重新返回到肝细胞表面。

微信图片_20210609180110.jpg

PCSK9,是什么?

PCSK9的全称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Kexin-9”。

PCSK9可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R)结合,导致LDLR降解,减少肝细胞表面的LDLR数量,从而减少血液中LDL-C的清除。

PCSK9抑制剂的降脂机制:

PCSK9抑制(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选择性地与PCSK9结合,从而阻止PCSK9与LDLR的结合,抑制PCSK9介导的LDLR降解,增加肝细胞表面LDLR的数量,降低LDL-C水平。

二、降脂强度


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的降脂强度见下表。

微信图片_20210609180113.jpg

三、临床应用


第一,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禁忌使用的患者中,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脂疗法联合用药。

第二,与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联合用药,进一步降低ASCV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609180115.png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包括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血管病变等。

超高危ASCVD患者的定义:

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为超高危ASCVD患者。

微信图片_20210609180117.jpg

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如果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4~6周LDL-C不达标(LDL-C<1.4mmol/L),建议联合PCSK9抑制剂治疗。

四、用法用量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和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均需要皮下注射。

微信图片_20210609180120.png

五、不良反应


PCSK9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鼻咽炎、背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红斑、疼痛和淤青等。

PCSK9抑制剂与他汀类不良反应的比较:

1.肌肉毒性

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CSK9抑制剂均未增加肌肉相关不良反应,有望成为他汀类药物肌肉相关不良事件人群降脂治疗的新选择。

2.肝毒性

PCSK9抑制剂相对于安慰剂不会显著增加肝功能损伤。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3.对血糖的影响

已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CSK9抑制剂未增加糖尿病前期向新发糖尿病转化,亦不影响非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而且并未增加血糖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PCSK9抑制剂特殊不良反应:

与所有治疗性蛋白质一样,PCSK9存在免疫原性的可能。

虽有少数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但并不影响其长期降脂效果,只是增加了局部注射反应发生率。


来源:药评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