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自《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发布以来,该疾病领域又积累了众多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联合多个学组组织国内专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近年的临床证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经验,在2016版指南基础上制定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新版指南在危险分层策略、抗栓治疗、有创治疗、合并疾病处理和长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更新,新增推荐36条、修订推荐25条。
1.诊断:新增无创影像学检查的推荐意见及提升心电监测推荐等级。
2.危险分层策略:提升对高敏肌钙蛋白(hs‑cTn)及利钠肽的推荐等级,同时在风险评分方面新增OPT-CAD评分及ARC-HBR标准,为临床危险分层提供更多选择。
3.抗栓治疗:对于P2Y12受体阻滞剂选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长、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选择的推荐有较大更新。
4.有创治疗:对于不同危险分层患者有创治疗时机、腔内影像学指导及特殊情况下处理有部分更新。
5.合并症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和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更新。
6.长期综合管理:强调含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综合管理,对于调脂治疗较2016版进一步细化管理目标,对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及低剂量秋水仙碱抗炎治疗予以新增推荐。
本文转自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