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上将脾脏肿大分为轻、中、高度肿大。
肋缘下刚触及至肋下3 cm以内属轻度肿大;
3 cm至脐水平位置为中度肿大;
超过脐水平则为高度肿大或称巨脾。
细菌(如:布鲁菌)、真菌(如:隐球菌)、病毒(如:EB病毒)和寄生虫(如:疟疾)等感染都可能引起发热伴脾肿大。除此之外,引起脾大的机制还有充血性、免疫反应、血液系统疾病、局部占位5类。具体见下表。
淋巴结肿大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累及一个引流区域,常由该引流区域组织或器官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引起,也可由对应引流部位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而来,猫抓病、Castleman病、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均可见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指至少两个及以上非毗邻区域的淋巴结肿大,感染病原体直接侵犯或感染所致免疫反应,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侵犯,淋巴结髓外造血,这些原因均可导致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细菌(如:布鲁菌)、真菌(如:隐球菌)、病毒(如:EB病毒)、寄生虫(如:疟疾)和其他(如: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都可能引起发热伴皮肿大。除此之外,引起脾大的机制还有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和药物反应等。具体见下表。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35(11) : 641-655.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7.11.0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