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郑华光
译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慧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李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李淑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一附院 桂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丁红(排名不分先后)
总校:美国圣约瑟夫医学中心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 David Wang
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是治疗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公认有效的一种血管内治疗方法。之前的随机对照试验(Direct MT, DEVT)表明,直接取栓治疗(未经t-PA预治疗)效果不劣于(不差于)MT联合静脉注射t-PA治疗。尽管如此,t-PA桥接治疗是否有益这一问题仍未解决。
这项由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SWIFT DIRECT)研究了因前循环近端血管(即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直接取栓是否不劣于(不差于)t-PA桥接治疗(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使用)。
这项纳入404例患者的初步数据分析未显示直接MT治疗非劣于桥接治疗。尽管两个治疗组的再灌注比例均较高,但桥接治疗患者的再灌注比例显著高于单独MT患者(97% vs. 91%)。在安全性方面,两个治疗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均较低,但直接MT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更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1.5% vs. 4.9%)。良好结局比例在两组均较高,其中桥接组点估计更高(65% vs. 57%)。
SWIFT DIRECT PI Jan Gralla教授认为,两组的临床结局都很好,但桥接治疗取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直接取栓组,从这点来看,就没有必要跨过溶栓直接取栓。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可能会明确直接取栓或桥接取栓分别适合哪一类患者,同时要结合实际治疗场景,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第7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Conference, ESOC 2021)报道
来源:SVN俱乐部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