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p(a)过高,危害或等同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JACC丹麦研究

2022-12-15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热点活动进行中,点击进入:

4比1.jpg


血浆脂蛋白(a)[Lp(a)]升高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都会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心血管病),但Lp(a)升高至多少时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心血管风险类似,此前并不清楚。

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丹麦42年随访研究提示,就心梗风险来说,Lp(a)水平为67~402 mg/dl(142~873 nmol/L),相当于临床诊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断标准不同而有较大差异),Lp(a)水平为180 mg/dl(389 nmol/L)相当于遗传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就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而言,Lp(a)水平为130~391 mg/dl(280~849 nmol/L)相当于临床诊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p(a)水平为175 mg/dl(378 nmol/L)相当于遗传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image.png

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早发心梗家族史的患者相比,Lp(a)水平升高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Lp(a)水平升高伴早发心梗家族史者,发生心梗和心血管病的风险均显著增加。

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早发心梗家族史者中,Lp(a)水平处于最高20%者的心梗和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分别是Lp(a)水平处于较低50%者的14倍和5.05倍。

述评专家指出,尽管Lp(a)水平从30 mg/dl就开始增加心血管风险,但只有升至高得多的水平(70~255 mg/dl)时,心血管风险才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当。

该研究中,Lp(a)水平>70 mg/dl的人占15%,而临床或基因诊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占比不足1%。Lp(a)水平>255 mg/dl者的比例也仍然高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因此,Lp(a)的人群归因风险可能显著高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医生不要错过正确诊断Lp(a)相关风险的机会。由于Lp(a)以常染色体共显性方式遗传,因此通过级联筛查来诊断可能受影响的一级亲属,有大约50%的明显收益。

但是,不管临床诊断如何,最可靠的血脂指标似乎是实际的LDL-C水平,因为心血管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LDL-C,而不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学背景。

述评专家认为,也许在理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Lp(a)的相对心血管风险时,更有力的分析是考虑比较LDL-C和Lp(a)发生相似变化时的心血管风险。

这个丹麦研究团队既往发表的研究表明,LDL-C和Lp(a)水平每升高1 mmol/L时,心血管风险分别增加30%~110%和60%~100%。这样的比较就可让临床医生使用LDL-C和Lp(a)来了解患者LDL-C和Lp(a)的相对风险。

述评专家指出,除了根据指南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外,每个人应在一生中至少检测一次Lp(a)水平,以评估心血管风险。

北京心脏学会发表的一项专家共识建议在以下人群中检测血清Lp(a)水平:(1)ASCVD极高危人群;(2)有早发ASCVD家族史 (男性<55岁,女性 <65岁);(3)直系亲属血清Lp(a)水平升高>90 mg/dl(200 nmol/L);(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其他遗传性血脂异常;(5)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该研究对哥本哈根一般人群研究中的69 644名基线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随访了42年,随访期间,4166人发生心梗,11 464人发生心血管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5182242.jpg


文章推荐

“新四联”取代“金三角”,怎么用?27天全面解析各类药物!


抽丝剥茧寻真凶——重症心肌炎诊治过程和启示


高血压诊断标准变与不变:学者之争,“吃瓜群众”获益


天气变冷,血压升高怎么办?


常规心电图诊断书写规范(试用版)


贝叶综合征是什么?


警惕!房颤的9种症状


遇到难治性高血压怎么办?


胆固醇应该降到多低才合适?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利伐沙班在风湿性心脏病相关心房颤动中的应用——INVICTUS研究


老年人降血压要谨慎保守一些?专家:达标最重要


我国近四分之一主动脉夹层,可归因于低温!柳叶刀子刊超4万患者分析


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1年度国际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


年龄≥75岁,并非抗凝出血危险因素!高龄房颤十大管理要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