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发热?有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2021-04-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50多岁的王阿姨有心脏瓣膜病病史,反复发热一月余,每次发热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可以控制,但停用抗感染药物后会再次发热,入院后经过完善检查,最后经血培养及心脏二维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下面给大家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因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甚至病毒引起的心瓣膜或心壁心内膜的感染。其中以细菌性心内膜炎(BE)最多见。


分型:


(1)按病程分为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两型。

(2)按感染部位和是否存在心内异物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左心自体瓣膜IE;②左心人工瓣膜IE;③右心IE;④器械相关性IE。


临床表现:


2009年ESC指南中明确指出有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考虑IE:(1)新出现的心脏杂音;(2)原因不明的栓塞事件;(3)原因不明的脓毒症;(4)发热并有人工心瓣膜及植入式器械。


约90%的患者有发热、寒战、纳差、乏力、虚弱和体质量减轻等全身症状。85%的患者伴有心脏杂音,约25%的患者在诊断时就有栓塞并发症,且一些患者因栓塞可出现休克样症状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但目前临床中IE的典型临床特征已少见。尤其在老年、免疫抑制、肾衰竭或曾抗生素治疗等患者常表现不典型,可无发热表现。周围性红斑通常出现在疾病早期。而血管和免疫学现象,如栓塞出血、Roth斑和肾小球肾炎仍常见。脑、肺或脾栓塞发生率为30%,且常常是发热患者的表现特征。


诊断标准:



图片


治疗:


一旦怀疑IE应及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分为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性治疗。原则上应在用药前留取血培养标本,病情允许尽可能等待培养结果,根据药敏情况选择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王涵

文章首发自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