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 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 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75%~85%、ICC占10%~15%。下文中的“肝癌”仅指 HCC。
结合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清学分子 标志物,依据路线图的步骤对肝癌进行临床诊断(图 1)。
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或有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超声检查及血清 AFP 检测,发现肝内直径≤2 cm 结节,多参数 MRI、动态增强 CT、超声造影或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扫描。增强MRI 4 项检查中至少有 2 项显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肝内病灶强化低于肝实质即“快进快出”的肝癌典型特征,则可以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对于发现肝内直径>2 cm 结节,则上述 4 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 1 项典型的肝癌特征,即可以临床诊断为肝癌。
有 HBV 或 HCV 感染,或有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随访发现肝内直径≤2 cm 结节,若上述 4 种影像学检查中无或 只有 1 项检查有典型的肝癌特征,可以进行肝病灶穿刺活检 或每 2~3 个月的影像学检查随访并结合血清 AFP 水平以明 确诊断;对于发现肝内直径>2 cm 的结节,上述 4 种影像学 检查无典型的肝癌特征,则需进行肝病灶穿刺活检或每 2~3 个月的影像学检查随访并结合血清 AFP 水平以明确诊断。
有HBV或HCV感染,或有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如血清 AFP 升高,特别是持续升高,应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肝癌诊断;若上述 4 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 1 项检查有典型 的肝癌特征、即可以临床诊断为肝癌;如未发现肝内结节, 在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前提下,应密切随访血清AFP变化以及每隔2~3 个月进行1次影像学复查。
典型表现:动脉期(主要动脉晚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和/或延迟期强化下降,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
不典型表现:缺乏动脉期病灶强化或门静脉和延迟期强化没有下降或下降不明显,甚至强化稍有增加等。
图1 肝癌诊断路线图,US:超声检查。 MRI:多参数 MRI。CT:CT 动态增强扫描。 CEUS:超声造影,使用超声对比剂实时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 AFP(+): 超过血清 AFP 检测正常值。
来源:内容节选自《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2022 年版)》
点击下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