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听说幽门螺杆菌是食管癌保护因素,根除副作用很大?

2021-03-05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导致炎、消化性溃疡、肠型癌及胃MAIT淋巴瘤的主要元凶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但是,仍有许多人担心,根除治疗的四联疗法使用了两种抗生素,还有质子泵抑制剂和一种剂,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微信图片_20210223142915.png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些事。


本文主要依据2020年9月《GUT》发布的《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台北全球共识》,以及吕农华、刘文忠、成虹等国内专家的相关文献,在此致谢。


一、HP不是益生菌,而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


Hp是一种致病菌,这一事实在Hp感染诊治受到的持续关注中昭然若揭。


我国新共识也明确提出,Hp感染不是一种人体共生细菌,更不是一种益生菌;除非采取主动干预,Hp感染不会自行消除。


Hp感染者中有10%会出现消化不良,15%~20%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溃疡出血,仅1%~3%(我国为5%)会发展为胃癌或胃MALT淋巴瘤,但所有的感染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70%无症状。


二、关于药物副作用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


短期服用铋剂的安全性很高;短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抗生素,目前推荐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等。


恶心/呕吐(甲硝唑、四环素)、口/金属味/舌苔厚腻(克拉霉素、甲硝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皮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头晕、乏力、肝功能损害(四环素)等是这些抗生素最主要不良反应。


以上副反应在停药后会逐渐消退或恢复。


三、抗生素的耐药性


毋庸置疑,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但这不应妨碍其用于预防胃癌的治疗。


四、胃食管反流风险

多种研究证明,根除Hp不增加新发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根除Hp治疗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风险。


随着Hp感染率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但是这部分患者通常食管炎的症状轻微。而且,经过2年后,这些患者食管反流症状会消失。因此,无须担心由于Hp清除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五、胃肠道菌落失调


根除Hp后,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可能会生短期的扰动,但随着治疗结束,随后基本恢复。


相反,我国专家2020年9月发表在《Gut》上了一项关于幽门螺杆菌对胃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感染者胃部菌群失调,当幽门螺杆菌成为感染者的胃部优势菌群时,感染者会出现胃部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而感染者出现的菌群失调与其所发生的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六、肥胖风险


根除Hp可能与体重的小幅增加有关,但不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有关HP感染与肥胖的研究东西方研究并不一致;


欧美等发达国家HP感染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而我国的两项较大样本的研究均报道HP感染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这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循证依据不充分时,根除HP可以不考虑这一“负面影响”,况且,消化不良者根除HP后体重增加并不是坏事。


七、食管癌风险

Meta分析显示,HP感染率与食管腺癌发病率存在负相关,与食管鳞癌发病率不相关。


美国近30多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4~5倍,认为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HP感染的下降、肥胖、食管反流病增加有关,但因果关系不明确。


众所周知,我国的食管癌96%~99%为鳞癌,食管腺癌仅1%~4%;美国则以食管腺癌为主占70% ~80%。


我国近30年的统计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与食管癌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在中国HP不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根除HP并不会导致中国食管癌的增加。


八、其他疾病风险


根除Hp并不会增加成年人哮喘、炎症性肠病极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小结


1、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最为有效的手段,最佳根治年龄段是18-40岁;

2、根除幽门螺杆菌利大于弊;

3、治疗建议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

4、首次筛查和复查都建议采取13/14呼气试验。


来源于胃肠病 ,作者胃肠病作品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