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该如何分析?

2022-01-28作者:壹声资讯
儿科疾病非原创

作者:威海田致洲儿科 田致洲


血常规检查是儿科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化验检查项目,检查中有时会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那么,该如何分析呢?


首先,我们说一下,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如何判断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判断标准

2周-1岁

<1.0x109/L

大于1岁

<1.5x109/L


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中性粒细胞减少还分为轻、中、重度,<0.5x109/L为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x109/L为中度,1.0-1.5x109/L为轻度。

微信图片_20220121130906.jpg

发现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应该从以下几点分析:


  1.  病毒感染。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首位病原,而病毒感染也是引起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最常见原因。这种情况一般会在感染后7天左右恢复正常,无须担心。

  2. 药物影响。免疫抑制性及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如果宝宝在服用此类药物停药后可以恢复。

  3. 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骨髓造血,正常的粒细胞生产会受影响,红细胞、血小板也会受到殃及。

  4. 免疫破坏。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SLE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如果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存在需要排除免疫性疾病。

  5. 慢性活动性病毒感染。EB病毒、CMV慢性活动性感染会影响骨髓造血导致粒细胞减少,同时血小板、红细胞也会受到影响。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些少见原因,比如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非常罕见,确诊需要通过基因检查。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在儿科非常常见,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减少,可自行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就可以了,不需要特殊处理。


来源:儿科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