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能否有远期获益,存在争议。
而JACC介入子刊发表的阜外医院徐波和杨伟宪等的研究发现,介入治疗CTO病变后,存在15%的“不理想”开通情况,这些患者不仅住院期费用高、5年的远期预后较理想开通的患者差、甚至心源性死亡和心梗的风险也显著高于CTO开通失败的患者。
研究团队回顾性纳入了2010~2013年2659例患者(CTO病变个数:2735),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组:理想开通组(58.7%)、不理想开通组(15.0%)和开通失败组(26.3%)。
“不理想”开通的情况包括:存在重要的分支闭塞、闭塞血管血流未恢复到TIMI3级、开通后的血管中仍存在残余狭窄严重的病变等情况。
研究发现,中、重度的血管扭曲、支架内的CTO病变以及单位时间内使用导丝的数量为不理想开通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住院期间的费用支出方面,不理想开通的患者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理想开通和开通失败的患者。
如果使用第四版全球心梗定义,理想开通和不理想开通组的围术期心梗发生率显著高于失败组;如使用较为严格对SCAI或ARC-2的定义,三组无显著差异。
2407例(90.5%)患者完成了5年临床随访。5年结果显示,CTO理想开通的患者较开通失败的患者相比,心源性死亡、心梗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而CTO不理想开通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比理想开通患者高56%,比开通失败患者高63%。
进一步的分析数据显示,CTO不理想开通组远期风险的增加主要来自主要分支闭塞,存在主要分支闭塞的患者远期心梗风险更高。
研究团队认为,尽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是6~10年前的患者,并未使用当前的CTO开通技术,但本研究得出的介入治疗CTO不理想开通增加远期不良事件风险的结论在目前依然是适用的。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6~10年前的CTO开通经验不足,造成大量不理想开通的病例,才使得我们能在较大样本量人群中验证本研究的假设。
作者指出,在CTO病变的开通过程中,介入术者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与获益,力求尽量减少“不理想”开通的发生,以实现更好的长期预后。
目前全球还有多项正在进行当中的CTO相关临床研究,主要还是回答CTO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获益;期待未来有来自我国的高水平CTO-PCI随机对照试验,用中国数据、中国方案,解决世界难题。
本文第一作者管常东,通讯作者徐波、杨伟宪。
来源:
Guan CD, Yang WX, Song L, et al. Association of acute procedural results with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CTO-PCI.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0; doi:10.1016/j.jcin.2020.10.003.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