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艳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高子芬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在林桐榆教授、朱军教授的亲切致辞后,中华淋巴瘤菁英专家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接下来,是会议的重磅环节,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宣读了“2019年淋巴瘤诊疗十大研究进展”,展现了淋巴瘤领域的热点和亮点,多项中国原创性研究登入榜单,显示我国的医疗进步正逐步被国际所瞩目,并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医学界。
上半场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2019ASH年会上关于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老人CHL患者生存差于年轻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前接受评估患者状态再分层治疗;Brentuximab Vedotin(BV)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失败后可使用抗PD-1抗体,而BV和PD1单抗联合治疗有效。未来,CD30 CAR-T等新型疗法可能成为治疗新途径。
随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教授回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CLL)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泽布替尼、奥布替尼、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ABT-199等药物单药及联合使用的疗效及副作用。李教授提出,未来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抗CD20抗体等药物的使用时效;新制剂加CIT是否增加药物耐受性;第二代、第三代BTK抑制剂等将成为关注要点。
山西省肿瘤医院苏丽萍教授则聚焦2019ASH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诊治,介绍了用于DLBCL分子分型的液体活检(ctDNA)、四个新的免疫应答类型(DLBCL整合免疫基因组分型)、基于微环境特征的DLBCL基因分型等内容;并简述了DLBCL诊治相关重要的临床研究,例如GOYA研究、Smart start研究、PHOENIX研究、S1001研究、HRQoL分析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首先回顾了复发/难治性DLBCL分类及可能的治疗、惰性类型、CAR-T在真实世界的使用、放疗使用共识(国际淋巴瘤放疗组)。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他表示,CAR-T治疗疗效好、毒性大,与PD1/PDL1相关治疗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未来复发/难治性DLBCL可能的治疗分三类,即抗体类药物、2/3药的非交叉耐药方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报告最后,林桐榆教授总结表示,可通过高危复发预测因素研究,合理治疗,减少DLBCL复发难治比例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简述“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国内外研究进展,报告主要囊括国内前瞻性药物临床研究、CD38单抗ASH 1568、Lugano (059、113、220、219)等研究,并以自己科室的研究内容为例分享了研究成果。张教授认为,未来NK/T淋巴瘤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探索,开展针对EB病毒致病性、CAR-T细胞治疗等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报告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研究进展,包括CAR-T治疗疗效预测和分层、近期国内双靶点研究治疗进展、多发性骨髓瘤国外大型研究结果、其他血液肿瘤CAR-T治疗的运用、通用型CAR-T、优化CAR-T疗效重要的研究等,众多的研究进展反映了全世界学者对CAR-T治疗的关注。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在报告中概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他详述了MALT淋巴瘤发生转化的危险因素及病程演化过程、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他强调,MALT淋巴瘤发病可能存在慢性抗原的刺激,不同部位MALT淋巴瘤异质性大、预后不同。
滤泡性淋巴瘤(FL)回顾与展望部分的内容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汇报。对于FL一线治疗进展,徐教授介绍,早期FL以MAD结果指导后续治疗有望成为标准治疗模式,而进展期FL治疗目前仍以“chemo-free”模式为主;复发性患者治疗方面,免疫治疗、联合用药似乎疗效更加明显,但联合用药毒副反应比例升高,对于复发/难治性FL靶向治疗仍任重道远。他表示,FL治疗目标是延长PFS、OS,提高生活质量。
下半场
4日下午,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素暇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张智慧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张伟京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宏丽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朱远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鲍慧铮教授分别对“淋巴瘤病理研究进展”、“套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中枢淋巴瘤”、“Castleman’s disease”、“原发皮肤淋巴瘤进展”、“T淋巴母细胞与T淋巴细胞白血病”展开回顾与展望。
主题报告环节时间安排紧凑有序、内容丰富,国内数位顶尖专家除了对2019的淋巴瘤诊疗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对2020年淋巴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也对临床实践中最具争议的话题开展了讨论与探索,台上嘉宾与台下观众提问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