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脂肪肝到肝癌,距离究竟有多“近”?

2025-07-28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社会共治,消除肝炎”。这一全球行动的核心,是唤醒公众对肝炎,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的重视——它们看似“沉默”,却可能悄然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成为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


36岁女白领的“肝”劫


几年前,36岁的王女士在单位体检中第一次查出“轻度脂肪肝”。可王女士觉得自己体型偏瘦,也没有饮酒的习惯,对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提示毫不在意。2021年,她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单位体检提示肝上可能长了“不好的东西”,这下她彻底慌了神。王女士迅速前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就诊,经多学科医生团队针对王女士病情开展“个体化”评估,决定先由肝胆肿瘤外科进行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为:“中-高分化肝细胞癌”,王女士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不幸在半年后的复查时,王女士的肝右叶又新发了一个1.8cm的新发结节,结节所处的部位比较刁钻,临近大血管,手术风险比较大,经过肝胆肿瘤内科协同多学科专家的精准评估,决定针对王女士新发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据了解,微波消融术仅用“一根细针”精准直达肿瘤内部,利用高频电磁波使肿瘤细胞迅速凝固性坏死,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治疗后第二天,王女士便能下床活动,一个月后肿瘤标志物完全恢复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王女士的肝脏影像检查完全正常,彻底告别“肝病阴影”,重新回到职场,开启了健康自律的新生活。


专家解读:脂肪肝如何一步步“变”成肝癌?


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的诊室里,类似王女士的案例并不少见。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主任张宁宁指出,脂肪肝不是“小毛病”,它是肝癌的“前奏曲”。目前欧美国家肝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还是因脂肪肝病人增多所致,而中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亟需引起广大群众重视,规范的诊疗与全程管理,对肝癌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脂肪肝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每10个脂肪肝患者中会有3人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转变为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专家提示,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的脂肪肝患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肝炎病毒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并诱发慢性炎症,与脂肪肝的代谢损伤产生协同作用,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每日大量饮酒,肝脏在酒精毒性作用下更易出现不可逆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Wilson病等特殊类型脂肪肝,也可能因铁或铜代谢异常直接诱发肝癌。


走出认知误区,科学积极应对脂肪肝


误区一:“瘦子不会得脂肪肝” :约1/3的脂肪肝患者体重正常,但存在“隐性肥胖”(肌肉少、内脏脂肪多)或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


误区二:“脂肪肝只要减肥就行” :单纯运动减重需长期坚持(至少半年),且需结合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摄入;中重度脂肪肝需联合保肝药物,避免炎症持续损伤。


误区三:“脂肪肝没症状,不用管”:早期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但肝细胞已在“无声发炎”——每一次脂肪堆积,都是对肝细胞的“攻击”,长期积累必然进展。


生活方式干预:科学管理是基础


饮食方面,专家建议降低每日膳食总热量,改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要以种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减少超加工食品、高饱和脂肪食物、反式脂肪、高糖/高果糖食物或饮料的摄入。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必须戒酒。


运动方面,专家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避免久坐,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是脂肪肝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杨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