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 84 岁,因「发热、意识不清 3 周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 3 周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伴意识不清,表现为呼之不应,未见明显自主活动,伴痰多,无法自主咳出,伴气促,无呕血、便血,无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等。收住 ICU,给予高流量氧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调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改善脑循环,肠内高营养,加强背部压疮换药等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先后予以「美罗培南、依替米星,利奈唑胺」等抗感染,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偶有低热,痰多,为黄痰,无法自主咳出,伴意识不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肺部感染」收住入院,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大便如常,留置尿管、胃管在位,体重增减不详。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 20 余年,曾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不清症状 1 次,考虑「脑出血可能、癫痫可能」。既往「前列腺增生」病史,偶有排尿困难症状,目前留置尿管在位。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T:36.6 ℃ P:88 次/分 R:20 次/分 BP:141/85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不良,被动体位,神志昏睡,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紫绀,无皮疹、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全身多处褥疮,全身体表淋巴结包括耳前、耳后、枕后、颈后、颈前、颌下、颏下、锁骨上、腘窝、滑车、腹股沟等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 88 次/分,律齐,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未见胃形、肠形,无腹壁静脉张,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脊柱生理弯度存在,无弯,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状指(趾),关节无红肿,变形,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查体不合作,未见明显自主活动,刺痛可见回避动作。腹壁反射存在。双侧霍夫曼氏征阴性,双侧巴氏征未引出,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一般细菌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痰培养:纹带棒状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痰一般细菌培养:阴沟肠杆菌;痰真菌培养:白色念珠菌;
血清 C-反应蛋白测定:C-反应蛋白 81.50 mg/L ↑;
肝肾功能:eGFR 55.0 mL/min/1.73 m2、白蛋白 26.49 g/L ↓、尿素 8.95 mmol/L ↑、肌酐 105.7 μmol/L、钾 4.20 mmol/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7.67 × 109/L、血红蛋白量 73.00 g/L ↓、血小板计数 354 × 109/L ↑。
二、影像学检查:
全腹盆腔 CT:1. 脂肪肝。2. 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壁增厚且毛糙。3. 双肾周筋膜增厚。4. 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扩张较前好转。5. 直肠管壁明显增厚消失,请结合临床,结肠管壁增厚并多发憩室,请结合肠镜检查。6. 前列腺体积增大,密度欠均匀,必要时 MR 检查。7. L1 椎体压缩骨折;L3 左侧横突可疑骨折;L4 椎体稍向前移位。8. 肠系膜上动脉较增粗,建议必要时 CTA 检查。9. 腹膜密度增高。10. 少许脐疝。11. 皮下脂肪层水肿,左侧为著。
颅脑 CT:1. 右侧枕叶脑梗死治疗后复查 2. 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3. 老年性脑萎缩 4. 鼻窦黏膜局部增厚。
肺部 CT:1. 双肺下叶多发小斑片、索条影较前进展,双肺下叶部分肺组织实变不张,请结合临床;2. 双肺多发实性小结节较前相仿;3. 心包少量积液较前略增多,心包内高致密影,请结合临床;4. 双侧胸膜轻度增厚;5. 动脉硬化;6. 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较前略增多;7. 脂肪肝。
图一 患者肺部 CT:左 8 月 4 日,右 8 月 27 日
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褥疮、心功能不全、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可能。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治疗上予积极抗感染,辅以吸痰、吸氧、调脂稳斑、调节肠道菌群、肠内营养、监控血糖血压、褥疮换药等对症处理。
治疗过程及转归:
7 月 26 日:患者突发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快,血压低,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气提示代酸、炎症指标及血象明显升高,乳酸增高,予迁我科重症室重症监护治疗。考虑合并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治疗上予抗感染、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维持循环、抗炎、高流量湿化仪氧疗、调脂稳斑、补充维生素、床旁 CRRT 治疗、营养支持、抑酸护胃、收缩内脏血管、止血、抗前列腺增生、补充人血白蛋白、强心、利尿、止泻收敛、调节肠道菌群、保肝降酶、输注成份血支持治疗、加强褥疮换药等治疗。期间患者伤口分泌物检出肺炎克雷伯菌(CRKP)、鲍曼不动杆菌(CRAB),痰培养检出肺炎克雷伯菌(CRKP)、近平滑念珠菌,抗感染方面予多联抗细菌、积极抗真菌感染。
8 月 1 日:患者微生物培养检出 NDM 金属酶[产金属 β-内酰胺酶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MBL-CRE )],由于之前检出 CRAB 使用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故调整方案使用舒巴坦度洛巴坦联合氨曲南行抗产 MBL-CRE 治疗,后送检显示鲍曼不动未再检出,考虑以 MBL-CRE 治疗为主治疗更改方案:氨曲南联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8 天治疗,治疗期间氨曲南断药,药敏显示替加环素敏感更换替加环素联合丁胺卡那 5 天治疗。
8 月 8 日: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体温稳定、炎症指标进行性下降、休克纠正、生命征较前稳定,拔除血透鞘管。
8 月 13 日:患者间断解大量黑便,考虑消化道出血,家属拒绝内镜检查及治疗,予禁食、抑酸护胃、收缩内脏血管、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患者消化道出血缓解,开放流质饮食未再解黑便。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高峰达 39.2 ℃,炎症指标上升,复查胸片提示双肺渗出增多,结合之前诊疗,考虑 MBL-CRE 未完全清除,更换氨曲南阿维巴坦 7 天治疗,调整方案后患者无发热,未再检出 MBL-CRE。
患者转归:患者体温稳定,无发热、寒战,呼吸平稳、末梢血氧饱和度波动可,无呕血、黑便、咯血、便血,呼吸频率正常,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重要器官较前好转,感染指标控制,予办理出院,嘱其出院后随访。
表一 ICU 期间患者基本情况记录表
1、CRE 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预后差,尤其是 MBL-CRE 感染患者, 其病死率高达 55.3% [1,2]。
2、MBL-CRE 目前抗菌药物单药 (尤其是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治疗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 往往需要联合用药[1]。该 MBL-CRE 感染病例中氨曲南联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8 天治疗,后换替加环素联合方案,疗效均不佳。更换氨曲南阿维巴坦 7 天治疗,调整方案后患者无发热,未再检出 MBL-CRE。
3、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CR-ECL)以产 MBL 为主[3]。
4、高危患者应做好 MBL-CRE 定植筛查工作,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
5、CRE 治疗策略以酶型为核心,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功效强大,氨曲南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单环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属酶稳定,与阿维巴坦联合后对产 A 类、 B 类以及 C 类 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均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氨曲南-阿维巴坦对产金属酶的 CRE 具有可靠活性[1,4]。
专家简介
蔡雪莹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 福建省呼吸学会胸膜学组委员
• 福建省肺间质学组委员
• 福建省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 厦门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
• 厦门市医师协会舒缓医学/安宁疗护分会委员
• 曾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担任《呼吸疑难少见病例解析》及《呼吸内科疑难病例剖析》编委,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胸膜疾病、呼吸衰竭、肺部结节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的诊疗及救治,精通机械通气及呼吸康复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本文转自丁香园感染时间
参考文献:
[1] 俞云松,刘又宁,王明贵等.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年 9 月 28 日第 101 卷第 36 期.
[2] de Jager P, et al. Nosocomial Outbreak of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Produc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South Africa: A Case-Control Study. PLoS One. 2015 Apr 24;10(4).
[3] CHINET2024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4] 注射用氨曲南阿维巴坦钠说明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