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要点概述!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 指南共识

2022-02-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为了方便复习,记得收藏和分享哦~

收藏转发.jpg


【提要】

随着饮食结构持续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结直肠癌不仅已成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仍不断攀升,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尽早发现和处理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状态,特别是结直肠腺瘤,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预防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鉴于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并联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多个学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和健康管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内容涵盖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状态的定义、预防、筛查与诊断、治疗与随访等多个部分,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状态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陈述汇总



【陈述1】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指被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具体包括结直肠腺瘤、腺瘤病(息肉病伴异型增生)、无蒂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等(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在结直肠癌防控中,癌前状态一般用于描述患癌风险明确升高的临床状态或癌前病变的临床前状态,如炎症性肠病的慢性炎症、遗传或家族性结直肠癌的临床前状态等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3】我国绝大部分结直肠癌均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由于存在相对易于识别的癌前病变和有效的筛查手段,结直肠癌在很大程度上可防可控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4】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不良生活方式如运动量减少(久坐不动)和高脂低纤维饮食等是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或筛查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5】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有降低结直肠腺瘤发生及切除后复发风险的潜在价值,但有可能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用于一般人群的获益有待进一步验证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6】高膳食纤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发生风险,但尚需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具体膳食纤维类型、服用量及时间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7】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叶酸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预防价值不确切,暂不推荐用于一般人群的药物预防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8】某些中草药及草本植物提取物(小檗碱等)对预防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内镜切除后复发有一定前景,但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86.2%

【陈述9】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是减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漏诊率的关键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0】鉴于我国目前结肠镜资源情况,推荐人群筛查采取分层筛查策略,机会性筛查也可在结合受试者意愿后参考分层策略实施。结直肠癌筛查评分或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有助于风险分层,富集高危人群,优化结肠镜资源配置;粪便DNA检测具备潜在的筛查价值,但需更多临床证据的支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11】应提高公众对于结直肠癌预防和筛查的知晓度,充分了解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危害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还将有助于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治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2】在筛查过程中应根据筛查原则,充分结合人群意愿,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筛查参与度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13】乙状结肠镜与结肠CT成像具备一定筛查价值,但在我国开展较少或成本相对较高,暂不推荐用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肠胶囊内镜、血浆Septin9甲基化、粪便M2‑PK等技术对我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尚不明确,有待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14】对于初筛高危人群或选择结肠镜筛查的平均风险人群,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5】高清白光结肠镜检查是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式,电子染色内镜对提高病变检出率具有潜在价值,需要进一步临床证据支持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96.6%

【陈述16】人工智能辅助识别技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及操作经验不足的医师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96.6%

【陈述17】推荐采用巴黎分型描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形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18】在内镜下评估病变大小时建议使用客观参照物辅助下的标准化测量方法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89.7%

【陈述19】组织病理学是诊断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图像增强技术(NBI、FICE、I‑SCAN、LCI和BLI等)对实时判断病理性质有价值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0】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和死亡率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1】对于腺瘤性息肉或长径≥5 mm的息肉(无论是否为腺瘤性),均建议择期行内镜下切除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2】病灶活检病理学显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进一步通过精查或超声内镜等技术判断有无黏膜下深度浸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若病变无黏膜下深度浸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推荐内镜下切除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3】内镜下切除早期结直肠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效果总体上优于内镜黏膜切除术。对于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的病例,应在评估确认残留后追加治疗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4】因无法获得术后标本、增加复发风险、引起迟发性穿孔等原因,应谨慎单独使用内镜下非切除技术(如氩离子凝固术、圈套器头端电凝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96.6%

【陈述25】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愈性切除后应在第6、12个月分别接受结肠镜复查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随访时应注意避免漏诊病变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26】结肠息肉或腺瘤在内镜切除后,应根据病理性质、大小及数量等因素综合决定复查的间隔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7】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组成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合理规范结直肠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证据质量:中;共识水平:93.1%






内容节选自《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