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手机APP未能提高搭桥患者药物依从性!阜外医院郑哲团队公布MISSION-2研究结果​

2020-08-1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之前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发现,我国心外科医生普遍对冠脉搭桥术后的二级预防重视不足,搭桥患者出院带药中仅72%应用他汀,不足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所有符合指南和使用指征的药物,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健康APP层出不穷,使用APP可否改善药物依从性?

近期,阜外医院郑哲等发表了MISSION-2研究,发现手机APP对搭桥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提升作用有限。

MISSION-2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共有1000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n=501)或对照组(n=499)。

干预组患者应用一个专门为这次试验设计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服用提醒和健康教育。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机后6月时搭桥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测定。

次要结果为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血管再入院、随访6个月后药物、血压、体重指数和吸烟状况。

在6个月时,按照MMAS-8分类,干预组依从性较低的比例为11.8%,对照组为11.7%。

两组间的次要临床终点和亚组间的主要结果无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在干预组中,搭桥术后第一个月内使用APP的患者比例为88.1%,第二个月急剧下降到42.5%,在第6个月研究结束时仅剩下了9.2%。

研究者认为,参与者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参与度较低,这可能是主要原因。也建议开发更简单、更人性化的应用程序,以使APP更具吸引力,或采用适当的激励计划,如方便的临床预约随访等。


来源:Yu C, Liu C, Du J, et al. Smartphone-based application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Am Heart J. 2020;228:17-26.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