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7月19日-21日,由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救治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天津市第七届肿瘤重症医学大会、天津市第二届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救治大会暨肿瘤重症患者围治疗期不良反应救治新进展研讨会”在津顺利召开。
本届大会主题为“整合、同质”,旨在整合全国前沿进展和先进理念,促进肿瘤重症及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经验交流和能力提升。会议齐聚国内肿瘤及重症领域专家同道300余人,打造了一场丰盛的肿瘤重症学术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天津市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救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夏睿副主任医师和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扬副主任医师主持。
开幕式上,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常松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彭民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救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东浩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郝继辉教授在致辞中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肿瘤医学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各个专业的鼎力支持与相助,特别是肿瘤重症所起的关键作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在王东浩主任带领下,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肿瘤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应对、肿瘤晚期患者支持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发展,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重症专家的学习互鉴,推进重症医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杜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重症医学理论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重症医学科在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已成为保障患者救治安全的关键科室。希望在本次会议中,综合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的重症同道可以充分交流、互促共进,为临床救治和科研攻关贡献智慧。
王常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肿瘤重症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学科建设、高水平课题申报,还是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大会为全国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期待肿瘤重症医学今后发展越来越好、学科水平再创新高。
彭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问题也随之显现。经过各位同道的努力,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已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肿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希望大家初心不渝,团结协作,共创肿瘤重症医学美好未来。
王东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肿瘤重症医学经历了从围术期治疗到围治疗期保障,从单纯为肿瘤手术保驾护航到与专科医生共同担当、齐头并进,从被动接收肿瘤危重症患者到建立肿瘤重症MDT诊疗模式、搭建肿瘤重症患者临床救治平台、建立计划内转入ICU模式的发展历程,大幅提高了医疗效率,保障了医疗质量。希望各位专家、同仁通过交流讨论,为重症医学重点、难点、痛点出新招、出妙招,为重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大会开设多场分会场,针对肿瘤治疗不良反应、肿瘤重症护理、感染免疫、镇痛镇静营养康复、肿瘤相关重症五个板块进行报告及讨论,会中提出多项治疗理念,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教授就《重症医学与人工智能》展开报告,列举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并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朝阳医院李文雄教授就《强化循证理念,提高重症医疗质量》进行报告,介绍了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利与弊,指出重症医疗质量的提高需要真实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的充分结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常松教授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器官不良反应》报告,指出多器官不良反应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重症多器官不良反应患者预后更差,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问题亟待解决。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东浩教授作《肿瘤重症患者救治——整合、同质》报告,他指出肿瘤重症医务人员在掌握重症救治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肿瘤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攻克肿瘤重症,达到“整合”;积极参加重症医学诸如过5C、规培、专培等相关培训,夯实基础、遵守规范,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质生产力,实现“同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彭民教授作《ICU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报告,介绍了多种类型的肿瘤外科患者在治疗中进入ICU的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学忠教授在大会报告中呼吁关注肿瘤重症患者的伦理,强调要充分保障患者及家属自主原则、受益原则,做到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湖北省肿瘤医院张莉教授作《不容忽视的肿瘤患者心源性猝死》报告,表示肿瘤治疗所致的心脏损伤不容忽视,强调一个合格的肿瘤重症医师须同时掌握肿瘤学与重症医学知识才能。
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柳开忠教授作《肿瘤重症患者获得性感染免疫评估及免疫治疗》报告,详细介绍了肿瘤患者的免疫及感染特征、评估指标,对目前肿瘤重症患者获得性感染免疫治疗的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何新荣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周东民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郑振教授以及河北省人民医院赵鹤龄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胸外科肿瘤治疗的重症监护》《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诊疗》《肿瘤重症能做到营养治疗、康复治疗珠联璧合吗?》《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的学术报告,高屋建瓴,引人入胜。
此外,来自本市50余名专家教授分别针对肿瘤重症医学以及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救治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及研究心得体会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此外,大会开展了两个临床技能实操工作坊——天津市肿瘤重症超声workshop培训班、肿瘤重症血液净化治疗CRRT培训班,为一线肿瘤重症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提升和成长平台。
会议最后还进行了重症医护技能展示,现场氛围热烈、轻松,为青年医师搭建了展示才华、施展技能的平台,提升了大家身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感及“生命至上”的信念。
本次会议形式丰富多样,为广大服务肿瘤重症患者的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多维、立体、全新的视角与理念,“沉浸式”互动与交流,为共同推动天津肿瘤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展望未来,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展示出天津重症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让肿瘤重症医学不断升华,不断进步!
通讯员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