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万例鉴肠程】晚期结直肠癌病例讨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科明

2020-05-28作者:CMT快讯经验
其他

                              基本资料

性别:

年龄:38岁 

现病史:201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臀部疼痛并放射至左下肢 

既往史:患者于2017-07因“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淋巴结(3/11)可见癌转移,术后予以希罗达+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6周期 

个人病史:2006年行剖腹产,有青霉素过敏史,无特殊肿瘤家族史 

                               辅助检查

ECOG评分:1分

影像学检查:

MRI(2018-3-1)

MRI示:直肠癌术后半年”:盆腔拟术改变,子宫肌瘤,骶骨转移侵犯左侧梨状肌。9ff621e4f3689e870a68598f1afdddf.png2018-03-19行经骶尾部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术中B超定位后发现肿瘤范围较大,侵犯骶尾骨、臀大肌、梨状肌,境界不清楚,完整切除较困难。

术后病理:出血的纤维结缔组织中见腺癌(中分化)浸润

图片1.png

第一次多学科讨论:

诊断:直肠癌术后化疗后骶尾部转移 

分期:T3N1M1,IV期 

病灶评估:骶尾部,姑息性切除 

治疗目标:姑息性治疗 

治疗方案:局部放疗同时行全身化疗

放疗前MRI(2018-5)cb39c7db235f213090fca6748f34db9.pnge780874209d4321f6659d2f6838e85f.png3662bee99fb55df5217b6029ecc1bee.png1.骶骨偏左侧梨状肌、左侧臀大肌多发病灶范围较前增大;

2.右盆壁强化结节,亦考虑为转移灶;

3.两侧盆壁淋巴结较前稍肿大 。

治疗经过:

2018-05-08至2018-06-11行局部放疗;

CTV1为肿瘤瘤床及复发转移区DT:66GY/50F;

PCTV为CTV1外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DT:48.4GY/44F;

放疗同时给予两次单药化疗:雷替曲塞 4mg d1,同时配合口服替吉奥25mg bid。

MRI:

2018年5月3日6d3424cb11df4043377a68405ac3410.png2018年5月21日39190168ba6bf225eb3989b8caf10a4.png1.骶骨转移侵犯左侧梨状肌较前变化不大;

2.右盆壁转移灶较前缩小;

3.两侧盆壁淋巴结较前稍肿大较前缩小。

病情进展:

2018年5月4日胸部CT:

图片2.jpg

2018年6月8日胸部CT:

图片3.jpg

 2018年6月8日CT:e0ef22f979955f201970f55b742a9f8.png1.骶骨转移侵犯左侧梨状肌较前有退缩;

2.右盆壁转移灶较前稍缩小;
3.两侧盆壁淋巴结较前稍肿大较前相似;

4.双肺转移灶较前稍增大。

第二次多学科讨论:

讨论焦点:姑息  or  NED 

转移灶评估:肺转移灶增大 

病情评估:PD 

治疗目标:姑息 

MDT建议:化疗+靶向

治疗经过:

于2018-07-13至2019-01-05行“氟尿嘧啶0.6g iv 3.75gciv 46h + 亚叶酸钙0.6g d1 + 伊立替康0.3g d1 q2w ”化疗12次, 期间复查CT提示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

2018年6月8日CT:

2018年9月20日CT:

病情进展:

2018年9月20日CT:

图片8.png

                             0.44*0.45ea45b81c6d525bc1e89c1eb058eb5c.png                           7.64*4.32

2019年1月28日CT:

图片9.jpg

                              0.64*0.71174362f3b4bf17dc669bccecd51a8c9.png                              7.71*4.32

骨转移灶实性成份增多,疼痛明显加重。

第三次多学科讨论:

转移灶评估:肺转移灶增大,尤其骨转移灶实性成份增多,疼痛明显加重。

病情评估:PD 

PFS:6.5个月 

治疗目标:姑息治疗 

MDT建议:化疗+靶向 

治疗经过:

于2019-01-29行“贝伐珠单抗 400mg d1,替吉奥 50mg bid d1-14 q3w”化疗1周期。

患者自诉口服替吉奥全身不适,无法耐受,要求换药,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改用雷替曲赛治疗。

于2019-02-22行“贝伐珠单抗400mg d1,雷替曲赛5mg d1 q3w”化疗1周期。

病情再次进展:

2019年1月28日CT:

2019年3月14日CT:736d02a7a162b0a4bfec38cbae9684f.png

图片12.png

第四次多学科讨论:

转移灶评估:肺内病灶增大、增多 

病情评估:PD 

PFS:1.4个月 

治疗目标:姑息治疗 

MDT建议:靶向 

REVERCE研究:三线先用拜万戈®R-C方案显著延长生存

REVERCE研究:既往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治疗mCRC患者先后不同顺序使用瑞戈非尼(R)和西妥昔单抗(C)治疗的随机Ⅱ期研究。在既往治疗中,96%的患者使用了抗血管方案。

R-C方案显著延长总体OS至17.4个月ec2973c080383225c4f87635c47d72a.pngRAS/BRAF野生型患者使用R-C方案的OS更长fc6ef05069bddf327af611ea34f96ba.png治疗经过:

2019-03-18起予以瑞戈非尼口服靶向治疗。

病情稳定:

2019年5月3日CT:61d6aec01b1c216ebb78e1f78d3b16b.png4fea9f653cea91fc73fca15a77538c2.png2019年6月10日CT:

e95d0dfb404adc6530acfd004d752f7.png713a39e706df650d85131da0c940050.png

2019年8月6日CT:3d4e0fc5b222bdb2a47e5de2dff54cf.png7dac12537b2f35a8127c2048042b0e7.png2019年10月12日CT:8fd3089a95c2bcfb1b4f0917f12acac.png81bfe713b550eedb06963bb63aef989.png再起波澜:

2019年10月12日CT:

f9318245a1edf375d937c53e5c152c8.png                            1.14cm6548cf411aedc40af0628ccf48ed10a.png                            7.66*4.54

2019年12月14日CT:695738ff3a591f54cb1e444a4818ebd.png                               1.5*1.1aed3d941600722153dfd59d2d59d980.png                              7.9*5.1

第五次多学科讨论:

转移灶评估:两肺较前稍增大、骶骨肿块较前增大 

病情评估:PD 

PFS:8.9个月 

KRAS基因检测:P.G12D 突变,突变率8% 

治疗目标:姑息治疗 

MDT建议:免疫+靶向 

REGONIVO 研究:ea44a7399a20d8af38315defb228743.pngREGONIVO 2020 ASCO GI:

图片13.png截止到19年9月1日的中位PFS

CRC 7.9个月 一年PFS率41.8%

GC 5.6个月 一年PFS率22.4%

图片14.png截至19年9月1日的中位OS

CRC 未达到 一年OS率68%

GC 12.3个月 一年OS率55.3%

图片15.png

PD-L1和TMB表达的PFS亚组分析:

GC的PFS结果:PD-L1 CPS≤1和TMB低的更好 ØCRC的PFS结果:PD-L1 CPS>1和TMB高的疗效更好。

治疗经过:

2019-12-10起予以“信迪利单抗200mg d1”联合“瑞戈非尼80mg po qd” 治疗 。

疗效评估:

2019年12月14日CT:dfa6d91a515dc401fdb1b2e158e3b81.png

                               1.5*1.1b8901f0ee1e9ae3b9765227d5214d7d.png                              7.9*5.1

2020年1月19日CT:03db1b6d339daed58e9737931014289.png                              1.59*1.07e4c71a3a89db9097d243fa5033db70c.png                               7.9*5.01

CEA水平变化:

3dab2db63b890be89e4fbb28e57b292.png不良反应:

fc8e55c860dfefdde80ed066afdadc4.png治疗回顾:d0655790c686ebb55c64e1de2fefdcb.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