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预防 | 医学笔记

2021-05-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腹膜透析(腹透)相关腹膜炎是腹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腹透失败的主要原因。腹膜炎显著增加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因此,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规范化诊治仍是重要环节。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918.jpg


一、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定义:


腹透相关腹膜炎为在腹透治疗过程中,由于污染、肠源性感染、导管感染及医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导致的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


二、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至少符合下列3项中2项或以上者可诊断腹透相关腹膜炎

(1)腹痛和/或透出液浑浊,伴或不伴发热;

(2)透出液细胞计数超过100×106/L,其中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达50%以上;

(3)透出液微生物培养阳性。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925.jpg


三、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和危险因素


1. 接触污染:包括透析液交换时污染、加药过程污染、碘伏帽重复使用、透析液袋破损、透析导管或连接导管破损或脱落及透析液过期等。

2. 导管出口处和隧道感染:留取出口处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如果出口处和透出液培养是同一种细菌,腹膜炎可能源于导管感染。

3. 便秘、腹泻或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4. 诊疗操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口腔科手术或女性患者妇科宫腔镜检查等侵入性检查和治疗。

5.其他原因:如腹透导管生物膜形成,接触宠物等。

此外,研究显示高龄、高糖腹透液、肥胖、低钾、低蛋白、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等均为危险因素。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929.jpg


四、导管出口和隧道感染原因包括:


1. 导管出口方向不正确;

2. 皮下隧道太短、涤纶套外露;

3. 导管周围渗漏或血肿;

4. 导管经常受到牵拉;

5. 污染或未注意局部卫生;

全身性因素,如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932.jpg


五、腹透相关感染的预防:


腹透相关感染包括:腹透相关腹膜炎和腹透导管相关感染。

1. 每年监测感染率:需分析所有可能致病原因,并制订干预措施以预防再次发生。

2. 腹透导管置入:参照《中国腹膜透析置管指南》进行标准化的手术置管,推荐术前30min使用一次剂量抗生素方案预防感染。

3. 出口处护理:置管后由医师或腹透护士进行无菌技术的伤口护理。保持出口处干燥,避免淋浴和盆浴,避免牵拉和损伤出口处。

4.患者培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严格的培训,患者及家属必须考核合格才能单独进行腹透换液操作。培训的内容包括无菌技术、导管出口处技术、腹膜炎和感染的识别及预防、饮食教育等。

5.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建议腹透患者行腹部或盆腔操作之前排空腹透液,并使用单次剂量口服抗生素。口腔科操作前2h应给予抗生素口服。

6. 导管污染时腹膜炎的预防:及时停止换液操作,更换短管,并予口服抗生素预防腹膜炎。

7. 肠源性腹膜炎的预防:教育患者纠正便秘、禁止不洁饮食是预防肠源性腹膜炎的重要环节。

8. 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治疗:推荐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期间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预防真菌性腹膜炎的发生。


文章转发自中卫护研院(账号主体:浙江省中卫护理信息管理研究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