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家卫健委拟推长期处方,8类药物排除在外!

2021-04-06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政策

为规范长期处方管理,推进分级诊疗,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组织起草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微信图片_20210403130609.jpg

《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医师开具长期处方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者社会零售药店进行调剂取药。这可减少患者开药面临诸多难题。


现将医师在开具长期处方时的注意事项整理如下:


8类药物不得用于长期处方


治疗慢性病的一般常用药品可用于长期处方。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易制毒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物制剂、抗菌药物(治疗结核等慢性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除外),以及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不得用于长期处方。


同时,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处方适用疾病病种及长期处方用药药品目录。


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在病历中记录,患者签字确认


《征求意见稿》表明,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长期处方适用疾病病种及长期处方用药药品目录,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


对提出长期处方申请的患者,医师必须亲自诊查并对其是否符合长期处方条件作出判断。


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可以向符合条件的患者主动提出长期处方建议。


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慢性病特点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


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并在病历中记录,患者签字确认。


首次长期处方,应由这些医师开具


《征求意见稿》强调,原则上,首次长期处方应当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具有与疾病相关专业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或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同时,首次开具长期处方,应当在患者病历中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再次开具长期处方时,应当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相关专业医师,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开具。鼓励患者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家庭医生开具长期处方。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称,开具长期处方的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具有评估患者病情能力的医师、能够审核调剂长期处方的药师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等条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等途经在医联体内具备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开具。


开具长期处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要做好衔接,通过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建立患者处方信息共享和流转机制。


以下4种情况,需要重新评判是否终止长期处方


1、患者长期用药管理未达预期目标;


2、罹患其他疾病需其他药物治疗;


3、患者因任何原因住院治疗;


4、其他需要终止长期处方的情况。


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使用长期处方患者的用药教育,使其增加合理用药知识,提高自我用药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并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当及时就诊。


医疗机构应当指导使用长期处方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指标进行自我监测和作好记录。鼓励使用穿戴设备,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指标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在保障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探索通过接入互联网的远程监测设备开展监测。


长期处方时代将来临,医务人员要做好准备!

整理:华医网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