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脂是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等的总称。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能溶于血液的脂蛋白,从血浆被转运至组织,进行能量供应、脂质储存和激素合成等。
脂蛋白由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TG和磷脂、Apo等组成。
血液中主要的脂蛋白有6种,按照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Lp(a)]
高密度脂蛋白(HDL)
CM对应的Apo为Apo B48。
LDL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 由Apo B100运送到外周组织。
VLDL、IDL对应的Apo也为Apo B100。
Lp(a)是一种独立的由肝脏合成的脂蛋白,由LDL样颗粒和Apo(a)组成,二者以二硫键共价结合。
HDL对应的Apo为Apo A1。
各种脂蛋白颗粒均携带着不同比例的胆固醇、TG或磷脂等成分。LDL携带的胆固醇成分(LDL-C)约占总胆固醇(TC)的70%。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CVD(如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
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干预研究证据充分证实,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还提示,其他含有ApoB的脂蛋白,包括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及其残粒,以及Lp(a)也参与A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含Apo B的脂蛋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LDL-C和其他含Apo B的脂蛋白水平对ASCVD的一级预防和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
LDL-C与ASCVD具有因果关系,是ASCVD防控的首要干预靶点。
TRL及其残粒所携带的TG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TRL未有效脂解产生的残粒富含胆固醇,与ASCVD风险相关。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TRL是除LDL-C以外的脂质相关心血管剩余风险之一,尤其是在糖尿病等特殊人群中。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即HDL-C越高ASCVD风险越低。
但迄今并无提高HDL-C水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目前不把HDL-C作为治疗靶点。
绝大多数研究支持Lp (a)升高,ASCVD风险升高。
有研究显示Lp(a)是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资料:
[1]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综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