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首次救人成功!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北京地铁AED立功了!

2021-05-29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非原创

近日,一名乘客在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昏倒,在急救阶段,车站工作人员使用站内配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与医护人员一起成功救助该名乘客,这是自去年10月27日北京地铁站开始配置AED后,首次使用AED成功救助乘客的案例


微信图片_20210528134154.jpg

   

事件回放  

出差回京突然晕倒

   

据北京地铁官方微博,5月24日早5时18分,一名乘客在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晕倒失去意识,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西站地区120医护人员。急救人员听过描述后,高度怀疑该男子已经心脏骤停


西城急救中心站7R76车组及时赶到现场,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已经丧失意识,车站工作人员正在为该男子进行胸外按压,并将车站内配备的AED连接到了患者的胸前。急救人员随即接手,继续抢救,经过2次使用AED除颤后,5时40分患者呼吸、心率和血压恢复正常。随后,男子被送往附近医院继续治疗。

  

事后医护人员从男子的同伴处了解到,他是刚刚出差回京,平时身体很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该男子走在最后,大家没注意到他的异常,直到听他说心脏不舒服,才感觉不对劲儿,没走几步他就突然倒地。

   

紧急抢救  

关键的10分17秒

   

5月24日上午,这台AED的生产厂商调取并分析了抢救数据。数据显示,从清晨5时30分56秒开机,到5时41分13秒关机,AED的使用时间为10分17秒,其间进行了5次心律分析,实施了2次放电操作

  

5时31分33秒仪器进行了第1次心律分析,建议除颤。


5时31分41秒实施第一次放电,乘客恢复了自主心律。


5时33分59秒,患者再次发生室颤。


5时36分01秒,仪器进行了第3次心律分析,再次建议除颤。


5时36分09秒实施了第二次放电,乘客恢复了自主心律。之后仪器又进行了两次心律分析,均不建议除颤,说明此时乘客已经恢复了正常心跳。

  


什么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的英文全称为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中文译作“自动体外除颤器”。


它是一种检测致命心律失常的装置——这种心律状况下,心脏是在颤动而不是泵动,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泵血功能——然后允许救援人员用它释放一定量的电击,让心律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使心脏重新有效地泵血。


这个过程被称作“除颤”。心肺复苏(CPR)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抢救手段。


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开。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另一侧实施CPR。


接通电源: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贴。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175px左右,在粘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CPR按压中断时间。


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


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第三步:插。将电极贴片导线插入AED主机。


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


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电。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


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电击时,患者会出现突然抽搐。


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电极片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每2分钟左右,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来源:北京晚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