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上海首次报告了最初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该病例是一名23岁的女学生,中国籍,在英国留学,12月13日自英国出发,12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12月16日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该病例同航班所有旅客均按要求落实14天隔离观察措施,隔离期间未报告异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刊》 最新刊文:《现场记录:2020年12月14日,中国上海市,第一例在返回学生中发现的源自英国的新变种COVID-19病例》
上海发现的变异株在人群中的传播力增强了吗?
该变异株致病毒力和严重性增强了吗?
我国新冠疫苗是否对变异株有保护作用?
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能否检出变异株?
我国现有防控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是否有效?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应该进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张文宏:
“不会有任何临床上的特殊性”
针对上海发现的首例来自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其个人微博也进行了回应。
“这个病例其实没有任何特殊,和任何一个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其他患者没有区别。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我特地去翻看了这个患者的病历,因为没有任何特殊,所以原来根本就没有注意。”张文宏称,这个病例的症状非常轻微,轻微到不需要其关注。这个患者目前已经核酸转阴,离开隔离病房了。
此外,他表示,对于变异病毒,不会有任何临床上的特殊性。关于传播力可能会略微有所增加,但是目前的隔离措施,检疫方法都很有效。对于疫苗的逃避作用目前没有被发现,大概率也不会。
等疫苗上市后希望能够尽快控制疫情,减少疫情传播中病毒通过变异逃避疫苗保护的机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可以做到快准稳。”张文宏说。
本文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刊、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张文宏医生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