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性心律失常属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快的特点,如不能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专科大夫,应充分学习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到不慌不乱。小编分享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1、病史采集和体检要突出重点:既往有无心脏病?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本次发作的时间?
2、查体:应集中于判定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意识,胸痛,心衰。
3、处理原则:
①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②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务;
③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
④处理与心律失常有关的问题。
4、处理中首要注意点(一条红线):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1)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判断时间短,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过分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治疗措施要快,对快速心律失常多采用电复律;
(2)无或轻度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充分时间进行较为详细的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余地较大,可选措施较多。
5、心律失常的处理存在治疗矛盾,其处理原则是优先顾及主要矛盾方面
①血压低,需要用胺碘酮;
②需要用平时心动过缓,发生快速房颤;
③心律失常时抗心律失常药,存在心衰;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①刺激迷走神经
a:Valsalva动作;
b:刺激咽喉;
C:颈动脉窦按摩。
②药物
a:维拉帕米;
b:普罗帕酮;
c:腺苷
d:西地兰;
e:其他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
③食道调搏
药物无效或有禁忌时用。
④同步直流电复律
心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时。注意用了洋地黄不应电复律,易室颤。
(2)房颤处理: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①节律控制
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②室率控制
不进行转复,仅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
根据症状确定治疗策略:
对于大多数患者,紧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考虑恢复患者的窦性节律。
心房颤动或扑动:控制心室率
1、合并心衰:静脉用西地兰0.4~0.8 mg;静脉胺碘酮:静脉负荷,5~7 mg/kg静注30~60 min(不要快!),然后以1 mg/min持续静滴,直至室律控制后可直接停药。
2、不合并心衰、低血压、预激: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一般情况下,应立即电转复;若考虑药物治疗时:
(1)心功能正常者:普罗帕酮、胺碘酮;
(2)心功能受损者选择胺碘酮。
禁用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1、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处理
室早,短阵室速的处理,有以下三种类型:
(1)原发病,诱因的处理,放在首位:
①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
②急性心衰的纠正;
③纠正电解质紊乱,低氧等内环境紊乱。
(2)室早若非有血流动学影响,不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观察,不处理。
(3)经基础疾病的处理后仍有较多复杂室早,或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用法见后)。
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有症状的持续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可首先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
①胺碘酮用法:负荷剂量+静脉滴注维持;
②静脉负荷: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10分钟注入。需要时10~15分钟后可重复150 mg
③静脉维持:1 mg/min,维持6小时;随后以0.5 mg/min 维持18小时。
第一个24小时内用药一般为1200 mg最高不超过2000 mg。不建议使用利多卡因。
3、多形性室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伴QT延长者为尖端扭转性室速(TdP)Tdp发作常有“短-长-短”现象;不伴有QT延长者为多形性室速。二者的鉴别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急诊处理。
4、长QT引起扭转性室速的处理
停用以一切可引起QT药物:病史,医嘱-穷追不舍静脉补镁;
静脉补钾,最好补到4.5~5.0 mmol/L;
提高心率:a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b等待起搏时可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注意: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
来源:医格心领域
查看更多